开栏语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正在嘉兴文化艺术中心展出。千余绘画,踏破时空而来,打开一个穿越千年的艺术通道,中国历代绘画盛宴开启。
读嘉人文频道推出

“大系追光图鉴·名画记”
语出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唐代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或为传世名画,或为天籁旧藏,每日一幅画作,带你走进名画的场域,听一幅幅名画讲述的千年回响。
请横屏手机,观看画作
宋李公麟《五马图》
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
《五马图》
工诗能文,长于白描
鞍马人物,宋画第一
他就是宋代著名画家
李公麟
(1049-1106)
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江郡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官至朝奉郞,元符三年(1100)因风痹之症辞官。
他好古博学,长于诗,精于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被推为宋画中第一人。
《五马图》描绘了边地献给皇帝的五匹骏马及牵马的奚官和圉人。
五匹马取其或静止或缓步行动的姿态,在平静中透出名驹的神骏风采,五位牵马人也分别通过衣着、站姿、神情等细节的刻画,鲜明地表现了各民族特色和精神气质上的差异。
《五马图》马名依序是“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第五匹马佚名,经考证可能为“满川花”。
全作除奚官的帽褶间略有着色之外,皆为墨笔钩描。通过流畅舒缓而纤美的线描勾画形象,行笔间少有顿挫,更不多施染,用笔简洁顺畅,洗练精确地把对象的形体、质地、动态、神情表现得惟妙惟肖,表现出人物的动态和马匹的矫健。
李公麟受顾恺之的影响较大,同时又师法吴道子。他最著称的画法是“扫去粉黛,淡毫轻墨”的“白描”,“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
“白描”是一种需要高度简洁又要效果明快的表现手法,依靠曲直、粗细、刚柔、轻重而富有韵律变化的线条,达到对复杂形状与特征的概括。
李公麟的“白描”线条简洁优雅,与吴道子的昂扬激越不同,更注重文人士大夫优雅的韵致,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他也成为人物鞍马领域继吴道子之后最有影响力的画家。
《五马图》是流传有序的传世名迹,曾经南宋内府收藏,元明两代为名贤所藏,流传过程中,项元汴曾有题跋,今已不存,现存画作上有黄庭坚、曾纡二人题跋。
项元汴题跋内容,《郁氏书画题跋记》有完整记载:
“此卷已载《云烟过眼录》。三百年来,余生多幸得获睹马画于澄心堂纸上,笔法简古,步骤曹韩,曾入思陵内帑,玺识精明,真神品也。近日摹数本于吴中,赏鉴家自能辩之。”
清乾隆时,《五马图》进入内廷。1922年12月24日,溥仪以赏赐溥杰名义,盗运25件名画出宫,其中就包括这幅《五马图》。
1928年,刘骧业将画带到日本,据东京美术学校正木直彦日记记载,1930年,画作在日本售出。此后画作一直不见踪迹,一度传出毁于战火的消息。
著名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曾在文章中指出,《五马图》应该还在日本私人藏家手中,画作毁灭是无稽之谈。
2019年初,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五马图》重现人间,近90年来关于画作是否存世的迷案,一朝得解。
参考资料
盛世修典――数字绘画大系
《宋人丘壑》高木森
《中国绘画通史》王伯敏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