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填报志愿也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然而,高三的学生都会认真考量各大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往届生就业去向,其中公务员考试往往会被视为通往“铁饭碗”的一条“独木桥”。
然而,在与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报考专业方向时,许多学生都高度一致地选择了法学、经济学等热门专业,因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更容易进入公务员体系。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专业的大学生基本与公务员岗位无缘,且连报名资格都很难获得?
不同专业之间的“冷热”差。其实,农业类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主要原因在于农业教育属于冷门专业,已经很少甚或没有高校开设。
就算有高校开设农业类专业,毕业生也非常热爱这份工作的,会选择继承父辈的衣钵回到农村发展农业。
但是相对而言,土木工程专业就非常热门。
土木工程专业属于工程类专业,目前我国共有156所高校开设该专业,而且多为985、211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热爱这份工作的,但是我国每年的土木施工类项目数量非常庞大,因此很多毕业生都希望能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建筑工程相关的公务员岗位。
然而,农业教育和土木工程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进入公务员岗位的难度也各不相同。
首先,农业教育类的公务员岗位数量非常少。
因为在我国市场中,教育类的岗位主要集中在城市中。
我国面临着许多农村教师的紧缺,导致许多高校毕业生都选择去农村地区支教。
但是到了后期,许多毕业生都不再愿意从事支教工作,高校也没有很好地去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支教事业。因此,农业教育类的公职岗位非常少。
土木工程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属于热门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占有很高的竞争优势。
国务院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工程建设,将该行业列为重点发展的行业,因此土木工程相关的公务员岗位数量相对较多。
根据近几年的考公务员情况来看,很多建委等相关单位每年都收录大量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毕业生。
但是,土木工程行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这也是为什么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去报考公务员岗位的原因之一。
公务员招考专业的“冷热”现象。每年我国都会有大量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考试,公务员招聘的专业有些热门,有些冷门。
公务员招聘领域的专业“冷热”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
首先是政策引导。
在发展改革过程中,我国制订了计划经济制度。
在这个制度的实施下,农业类的公务员岗位数量非常少,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依靠农业进行发展,因此我国政府想要通过招聘农业人才来提高我国的农业水平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条件较差,加上农业类的专业毕业生较少,导致农业类的公务员岗位供需失衡,因此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导致农业类的公务员岗位人数相对较少。
其次则是市场需求。
我国的法律制度逐渐完善,法律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许多单位和个人都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因此在这种市场需求的影响下,法学专业的公务员岗位数量相对较多。
最后则是社会认知。
由于我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热爱工作、富有成就感”这种认知,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法学专业是一个非常热门、非常有竞争力的专业。
然而,工程类专业又处于一种比热门专业稍弱的竞争地区位。
对于大多数公职岗位来说,工程类专业既能体现出工作中的实用性,又能确保工作的稳妥性,因此在“冷热”专业中占有颇高的竞争地位。
大学生如何选择报考方向。许多大学生在选择报考公务员时,往往会受到母校的影响。
比如说,如果某所985高校有许多优秀的毕业生考上了公务员,那么许多该校的学弟学妹们也会较多地倾向选择报考公务员,并且更倾向于那些能够提供相对较多就业方向的热门专业。
同时,受我国历史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种“重文轻武”的观念。
这种观念的影响非常广泛,在家庭中,家长们也往往喜欢选择文化类专业的毕业生作为自己孩子的榜样。
但是,这种观念也严重影响了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
因此,在选择报考方向时,学生们应摒弃盲目跟风的思想。
因为,在公务员的招聘条件中,许多岗位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说年龄等条件。
例如,法律类的公务员岗位更倾向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那么报考法律类岗位的学生就会有很多。
反之,土木工程工科类的公务员岗位相对较多,但是报考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较少。
因此,这就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报考公务员时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结语从农学生来看,学生们在选择报考公务员时应理性看待自己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
可以看到,公务员招聘中农学生的岗位相对于其他专业岗位较少,但是这并不代表农业教育类的毕业生就没有出路。
因此,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学生们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