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研究员 宋子谦
年前,“啄木鸟家庭维修”赴港IPO,引起了大家对家庭维修业务的研究和讨论。
家庭维修是一个神奇的行业,另一个更神奇的行业是家政服务。

对于物业企业来说,这两个行业都是既熟悉又陌生。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物业企业离客户需求最近;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这两个行业,物业企业怎么做都做不好。
家庭维修和家政服务,物业企业嘴边的两个万亿市场,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不仅是物业企业做不好,其他第三方企业也都半斤八两。
2021年,家政服务头部平台天鹅到家,赴纽交所IPO,亏损中的天鹅到家急需输血,但后来还是没有了下文。
如今,家庭维修头部平台啄木鸟,赴港IPO,虽然目前财务数据没有亏损,但利润也微乎其微。
啄木鸟家庭维修会和天鹅到家一样的结局吗?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但是啄木鸟家庭维修的上市,倒是给了我们一些思考,主要有4点:
1、“住宅后市场”
其实,家政服务和家庭维修都属于“住宅后市场”。有没有发现这个词很熟悉,没错,这是我们对标“汽车后市场”而起的名字。
住宅物业管理也属于“住宅后市场”。
为什么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概念呢?因为,住房和汽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汽车后市场”与“住宅后市场”的发展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汽车后市场”也经历过“住宅后市场”目前所经历的行业乱象,“汽车后市场”是怎么找到破局之道的?通过对比,是否可以窥得“住宅后市场”穿越迷雾的正确方向?更吸引人的是,穿越迷雾的背后,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课题,我们今天暂且不论,挖个坑,等有时间的时候再填上。今天我们只对比家庭维修与汽车维修。
家庭维修与汽车维修一样,都是正在被数字化改造的传统行业,但是汽车维修的数字化跑得更快一点,市场集中度也比较高。相比之下,家庭维修的场景更为复杂,行业还极度分散,数字化转型之路还很漫长。
2、“两座大山”
维修行业规模化发展有“两座大山”:一是非标,二是信息不对称。
汽车维修行业的非标,来自于庞大的SKU。目前市场已有的车型就数以万计,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被新能源汽车刷新。
不同的车型对应着不同的维修方案,需要不同的零部件,这不仅是维修师的难题,更是对汽配供应链的考验,很难建立起一套标准化流程来涵盖市面上所有的车型和问题。
跟汽车维修相比,家庭维修的场景更为复杂。家庭维修的人、货、场,全是变量。
需求什么时候产生不确定,需求是什么不确定,价格不确定,修多久不确定,怎么修不确定,上门服务区域不确定,路程时长不确定。
家庭维修的“信息不对称”又表现在哪里呢?比如,夏天空调不散热,可能是散热器灰尘比较多,也可能是百叶窗的问题,一般消费者无法判断。只能维修师傅说什么就是什么。
在行业缺少严格监管的情况下,“乱收费、以次充好、小病大修”等行业乱象屡见不鲜。
非标和信息不对称,是家庭维修规模化发展必须翻越的两座大山。同时,这也是物业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3、“柠檬市场理论”
为什么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必须翻越这两座大山?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经济学理论:柠檬市场(The Market for Lemons)。
1970年,31岁的著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罗夫发表了《柠檬市场: 质量不确定和市场机制》的论文,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他凭着该论文,摘取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与其他两位经济学家一起奠定了“非对称信息学”的基础。
柠檬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在服务市场中,服务的卖方比买方掌握更多的产品信息和质量信息。
由于买方并不知道服务的真正价值,只能通过市场上的平均价格来判断服务的平均质量,但是由于难以分清服务的好坏,所以买方也只愿意付出平均价格。
这个现象典型的表现,就是物业费。业主不清楚物业服务的真正价值,不知道高物业费提供的服务和低物业费提供的服务有什么不同,所以,只希望缴纳市场平均水平的物业费。
由于服务有好有坏,对于平均价格来说,提供好服务的自然就要吃亏,提供坏服务的便会得利。于是好服务便会逐步退出市场,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这样下去,平均服务质量又会因此降低,于是平均价格也会跟着下降,真实价值处于平均价格以上的服务也逐渐退出市场,最后就只剩下坏服务。
在这个情况下,消费者便会认为市场上的服务都是坏的,就算面对价格较高的好服务,都会持怀疑态度,为了避免被骗,最后还是选择坏服务。
这就是柠檬市场的表现。家庭维修、家政服务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物业行业中业主“取消物业”的声量越来越高,也是这个原因。
4、汽修行业的破局之道
2000年,海外售后连锁品牌将4S店模式正式引入国内。经销商只需要和特定汽车厂商合作,就可以为车主带来原厂汽车配件、专业技术服务和售后项目,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非标问题。
2014年,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遏制4S店垄断维修模式。
趁此机遇,互联网巨头亲自下场推动汽修行业二次变革,以数字化重塑汽车维修供应链仓配、故障维修、获客导流等全流程。
在资本与新技术的双轮驱动下,天猫养车、途虎养车、京东京车会、瓜子养车等纷纷进行了转型升级,布局连锁。
汽车维修行业进行数字化升级后,在上游能够使厂商建立有效的生产、销售反馈路径;下游能使门店实现数字化管理,将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运营标准化;终端消费者则拥有更加可信任、高效的服务选择和体验。
在面对“非标”问题时,第三方汽修店采用先易后难的改革方式,以美容、轻改、快修快保为主,从易损易耗件入手逐步实施标准化改造。
汽车维修行业的破局,有海外4S店模式引入的外力,有资本的推力,有政策的助力,也有行业内生的变革之力。种种向上的推力让汽车维修行业冲破迷雾,借数字化、标准化完成了解构与重塑,甚至已经快速完成了数轮迭代。
反观家庭维修行业,数字化、标准化之路尚困难重重。与物业管理行业类似,啄木鸟家庭维修也已进行了初步的数字化、标准化改造,在破除“非标”和“信息不对称”的道路上持续向前。但目前仅仅只能算1.0版本,未来仍是道阻且长。
啄木鸟家庭维修首席运营官李奇隆说:“让用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消费,始终是我们创业的初衷。”
对于物业管理行业来说,让业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消费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