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以生命教育为基本内容,以安全管理为基本抓手,以心理服务为基本方法,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基本载体,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珍爱生命的健康心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激发与提升学生的耐挫能力、抗压能力、纾困能力、幸福创造力,使学生都能立足个人学情、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与专业特长等实际,幸福追求理想,成为幸福人才。
建设专业心理教师队伍,创设生命教育直通车。为确保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心理工作队伍,砀山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实施统一的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工作。在2019年全县中小学心理护师培训的基础上,2020年8月砀山承办了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骨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班,全县80多名各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或联络员,参加了为期七天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为实现心理健康工作高质量城乡一体化,以“城乡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与连片教研活动为基本载体,为城乡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创设城乡互动、城区带动与农村主动的心理教育教学与心理疏导活动等专业交流与发展的平台。2020年,城区11所中小学与农村30个学区进行结对,6所城区幼儿园和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与农村24所幼儿园结对,在县域内实现了心理工作经验共享、心理典型个案问题共议,在全县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学、共进机制。
建立“五防”安全管理机制,筑牢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砀山县根据学校基本硬件建设的进度,分批为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配齐了防爆八件套、隔离栏、防撞梁或防撞柱、学校门口施划人行横道线和震荡线与注意学生标志警示牌等物防设施夯实了物防;以城乡统一标准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装备了监控、一键报警等信息化设施筑牢了标准化的技防;根据国家与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打造了全覆盖的专职保安、校园封闭化管理、安全岗或护学岗等饱含关爱的人防;针对学生管理精细化实施了“四知道一跟上”(班主任、老师要知道学生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在哪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要跟上。)与“四报告一依靠”(学生要向班主任老师报告自己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在哪里,要知道有困难依靠学校和班主任)的制度防;班级选拔与发挥“安全委员”与“心理委员”的职能,发动与依靠学生开展全员自我管理与自我疏导的自助自防。砀山县据此打造了全员、全面、全程的“五防”安全防线,凝聚了安全工作合力,取得了2018年、2019年连续荣获教体系统安全考核全市第二,并在2019年作为各县区唯一代表在全市教育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创设生命激情绽放载体,磨炼学生生命韧性。在砀山县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采取多部门联动、多单位共建与多元化参与的举措,为学生创设了多样性的生命体验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与强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战胜困难的智慧方法。砀山县教育局在10月份、11月份与12月份分别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小学校园篮球联赛和足球联赛与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等艺体活动,让全县中小学生在拼搏进取与自我极限挑战中生成集体荣誉感,掀起了兴趣发展、特长展示、热爱生命的热潮;在5月份举办了青少年读书征文与演讲比赛活动,激发全县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热情,掀起读名著、知名人、学英雄、悟生命的爱国主义教育、励志教育与革命教育的热潮;在4月份与9月份举办了安全、心肺复苏急救、养育婴儿与照顾年老父母等演练活动,激发学生关于生命知识和技能探索热情,掀起了安全教育、感恩教育与生命科学教育的热潮;在6月份与11月份通过举办了青少年模拟法庭,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去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生成敬畏法律、崇尚自由的法治意识。
加强家长生命认知培训,提升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力。砀山县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等重要讲话精神,组建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志愿者队伍。以砀山实验小学、砀城第三小学与砀山西关小学为固定培训点,以全县各乡镇的社区与村庄等为流动培训点,目前已经举办了100场次的“幸福家庭公益课堂”;又接受各个学校的邀请举办了“智慧父母”讲堂,举办了20多场次家庭教育报告会,为优化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家长的协作关系提供了心理专业层面的科学指导,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家庭的联系和沟通,凝聚了家校合力,提升了培养热爱生活、关注时代、向往明天、奉献社会的学生共同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共识。
下一步,砀山县将继续开展生命教育的探索,把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常规管理,孵育充满人性之美的校园文化把学校打造成关怀乐园,构建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把学校打造成激励学园,开展充满生命情怀的集体活动把学校打造成温暖家园。(岳远轮本报 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