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焦虑什么?无外乎”新四化”带来的巨大冲击。
在电动化方面,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自主品牌异军突起,甚至开始在中高端市场威胁BBA的地位;智能化领域,车载系统、自动驾驶等黑科技层出不穷,特斯拉、谷歌、百度等跨界玩家虎视眈眈;共享出行方兴未艾,传统车企的”卖车思维”面临转型;而网联化则意味着未来汽车不再是孤立的产品,而是互联互通的智能终端。
面对新势力的暴风骤雨般冲击,传统车企不得不奋起直追。
![到底难在哪里?(传统转型汽车国产化之路) 汽修知识 到底难在哪里?(传统转型汽车国产化之路) 汽修知识](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2064722172160204287091.jpeg)
但他们在转型的路上其实困难重重:
首当其冲的就是观念转变。
传统车企固有的制造思维根深蒂固,习惯了”以销定产”的节奏,对软件定义汽车、迭代升级等新理念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其次是研发体系僵化,创新动力不足。
传统车企动辄数万人的庞大团队, 决策链条冗长,机制僵化,难以适应电动智能时代快速迭代的节奏。
第三,核心技术和人才储备匮乏。
在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系统上,国内长期依赖国外供应商。
高端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更是被欧美日韩企业垄断。
顶尖技术人才也大多被新势力挖走。
最后,传统的渠道和销售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
线下4S店的笨重架构,与新势力的直营、线上下单形成鲜明对比。
传统经销商转型e-commerce的意愿和能力都很有限。
当然,面对种种掣肘,传统车企也在努力求变。
上汽成立了”中国芯”矩阵,长安推出了”柠檬”智能架构,广汽埃安也在发力三电技术。
大众、丰田、现代等国际巨头纷纷宣布电动化转型时间表,或成立独立的软件部门。
但能否真正实现凤凰涅槃,还要看执行力。
风云突变,危中有机。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拥抱变革,争做弯道超车弄潮儿,方能在新赛道制胜。
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当疾风暴雨来临,与其哀叹”车到山前必有路”,不如主动出击,花花轿子人抬人。
电动智能时代,属于那些勇于革新,敢于硬刚的企业。
国内造车新势力用实力说话,传统车企也要跳出”老汽车”的舒适圈,在智能电动化的赛道上奋力一搏。
车轮滚滚向前,时不我待。
新能源汽车大潮已经到来,对传统车企而言,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如何完成观念、技术、销售等环节的全面革新,考验着整个汽车行业的智慧。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与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