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想要落户深圳?不仅在深圳参加车牌摇号、缴纳一档社保申请深圳公租房、购买住宅楼等方面更加便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深圳户口孩子就读公办学校更加方便了。
但积分入户已经截止,着急入户的朋友有点等不及了,眼看年龄一年年增大,孩子入学就在眼前 ,可自己还没达到入户要求。
不少小伙伴想问:我学历不高,积分不够,如何才能成功入户深圳呢?事实上,还真有这么一种不需要考虑太多学历要求也没有名额限制的入户方式。

那就是考证(职称入户)。
考证入户,又称为职称入户,是常见的入户方式之一。
什么证书可以直接入户深圳呢?
其实考证入户需要的证书就是中级职称证书或高级职称证书,这类证书报考门槛非常低,几乎可以说是所有人都可以报考。而现在最推荐最热门的证书便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职称(高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中级)这两种,只要通过软考便可以获得。这两个证书报考门槛低,考试内容少,题型简单,适合绝大多数人报考哦!
职称入户的申请条件
1.持有中级职称证书
中专以上学历,持有中级职称证书,在深圳市缴纳一个月以上的社保,且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人群;
2.持有高级职称证书
中专以上学历,持有高级职称证书,在深圳市缴纳一个月以上的社保,且年龄在50周岁以内的人群。
系统集成的独家优势
在众多的中高级职称证书中,比较推荐的还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报考条件比较宽松
√无需学历、工作经验,年满18周岁就可以报考√
跟风吹得一样大的“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需要实际的建造行业工作经验不同,系统集成几乎是一个大众可考的证书。
2.考试内容少,题型简单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90%以上题目都是选择题。考两门,分别考到45分就合格。
这个证书更像是软考中的文科考试,并没有太多的计算机专业实操需要去学习践行。
升级为机考之后,考试通过后可以更早查到电子版证书,无需等纸质证书,相当你快其他人2个月入户,时间有多宝贵,就不用说了吧!
深户优势
1.教育优势
在入学积分上,深户小孩有更高的积分。比如同样是学区购房,深户最高105分,非深户75分,同样是学区租房,深户最高是95分,非深户是60分。
▲来源:宝安区教育局
此外,部分区还有入学加分项,比如深圳南山区对于入户积分共设置3个基础积分项目(户籍、居住证,住房)和2个加分项目(入户时长和社保时长),满分为100分。
此外,部分区还有入学加分项,比如深圳南山区对于入户积分共设置3个基础积分项目(户籍、居住证,住房)和2个加分项目(入户时长和社保时长),满分为100分。
▲来源:南山区教育局
家有幼升小、小升初上学娃,可以尽早规划落户哦!
2.有机会申请公租房/共有产权住房
无论是申请人才房还是共有产权房,都必须要有深圳户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才房的申请对人才认定标准进行了调整,部分人才房项目满足全日制大专学历或持有中级职称,落户后符合相关条件也可以申请!
3.买房,摇车牌优势
➤购房:
深圳户籍落户3年+连续缴纳3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即可购买商品住房;
而非深圳户籍人员则要求连续缴纳5年(60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目前深圳开始实行“认房不认贷”政策,如果想要在深圳买房的朋友,可以抓紧规划落户事宜!
➤车牌摇号:
深圳户籍参加车牌摇号和竞价,不要求居住证和医保;
非深圳户籍持有有效的居住证且最近连续两年以上,在深圳市缴纳(不含补缴)医保才可以参与车牌摇号、竞价。注意,补缴或缺缴都没资格哦。
4.一人深户,全家可随迁
如果你有深圳户口,配偶、子女、父母满足相应条件,可以直接随迁过来。
5.少儿医保优势
有深圳户籍,新生儿出生可以随迁入户,然后可以在深圳购买少儿医保,宝宝从出生之日起就可以参保,可以根据规定报销宝宝出生住在儿科的费用。
6.医疗保险优势
➤社保优势:
如果是深户,公司可以购买一档社保,去医院就医,报销比例也更高哦,但是非深户一般缴纳二档社保,且报销比例较低。
➤养老优势:
享受深圳优厚的养老福利。
7.有机会升职加薪
对部分需要深户的知名外企、涉外机构及国有单位的职位,将有更多的机会。
8.专升本机会
广东户籍的大专毕业生可以无限次参加广东的专升本考试(专插本)。
9.出行港澳更便利
具有深圳户籍,办理港澳台通行证、护照等各类证件都很方便,深户可以每周出行一次港澳哦!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很便利!
软考最新课程时间&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2024年5月/11月
考试报名日期:
上半年:2024年3月18日-3月26日(预计时间)
下半年:2024年8月16日-8月24日(预计时间)
【2024年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培训简章
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对这个低门槛证书心动了呢?只要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电子证书经由人社局加盖公章后,就可以申请入户啦!
想要咨询或报名软考的小伙伴们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了解更多关于软考的详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