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形考-30025房屋建筑学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其中3~6层为多层,10层以上为高层。
2、建筑平面图是一幢建筑的水平剖面图。

3、建筑平面图是施工放线、砌筑墙体、安装门窗、室内装修、安装设备及编制预算、施工备料等的重要依据。
4、房屋的剖面图通常只有一个或两个,一般选在通过楼梯间、门窗洞口等部位。
5、建筑立面图主要表达建筑物的体型和外貌,以及外墙面各部分构件的形状、位置和相互关系。
6、建筑耐火等级高的建筑,其主要组成构件耐火极限的时间短。
7、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8、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9、地震的强弱程度用震级和烈度,国家规定6度及6度以上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10、建筑高度是指自室内设计地面至建筑主体檐口底部的垂直高度。
11、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高度超过100m时,为超高层建筑。
12、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其中4~6层为多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
13、建筑的工程等级以其复杂程度为依据, 共分四级。
14、如建筑物设有散水构造,可以在建筑底层平面图中看到。
15、建筑立面图是在与建筑立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做的正投影,简称立面图。
16、建筑剖面图是与平面图、立面图相互配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图样。
17、摩擦桩基础的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18、砌块幅面较大,因此在砌筑前不需要考虑排列组合问题。
19、按构造要求,过梁必须是连续闭合的。
20、较大空间的阅览室建筑一般可采用横墙承重的构造做法。
21、墙体按施工方法分类,可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复合墙。
22、基础圈梁可用于代替防潮层。
23、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一般适用于六层及以下的住宅建筑。
24、钢筋混凝土基础不受刚性角限制,其截面高度向外逐渐减少,但最薄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5、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低于地下室地面标高时,且地基范围内无形成滞水可能时,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应做防水处理。
26、地下室一般每个窗设置一个采光井。
27、地下室室内地坪距室外地坪的高度为地下室净高的1/5~1/2时,称为全地下室。
28、由于地下室外防水比内防水施工麻烦,所以内防水采用更广泛。
29、砖基础为满足刚性角的限制,其台阶的允许宽高之比应为1:1.5。
30、对于抗震区,砌块建筑每层楼都应设圈梁。
31、外窗台应设置排水构造,并采用不透水的面层。
32、石灰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地面以上的砌体。
33、沉降缝可替代伸缩缝。
34、圈梁的作用是增强楼层平面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减少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
35、黏土多孔砖在进行砌合时,错缝长度一般不应小于1/4砖长。
36、混凝土基础是刚性基础。
37、基础底面以下,受到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土层,不是建筑的一部分。
38、地下室按使用功能分为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
39、地基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两大类。
40、由砖石、毛石、素混泥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
41、踢脚是外墙内侧或内墙两侧的下部与室内地坪交接处的构造。
42、厂房横向定位轴线从柱中心线通过。
43、现浇肋梁楼板由板和次梁现浇而成。
44、从受力上说井式楼板属双向板肋梁楼板。
45、地坪层由面层、垫层、结构层、素土夯实层构成。
46、在建筑工程上, 把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地基。
47、设置在外墙四周的排水沟,它将水有组织的导向积水井,然后流入排水系统。
48、刚性防水屋面防水层采用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整体现浇而成,其厚度不小于20mm。
49、门的主要作用是出入和分隔 。
50、采用立口法安装窗户时,洞口的高宽尺寸应比窗框尺寸大20~30mm。
51、下悬窗防雨性能较差,且开启时占据较多的空间位置。
52、单层厂房的骨架结构,由支撑各种竖向的和水平的荷载作用的构件所组成。
53、单独设立的台阶必须与主体建筑分离,中间设沉降缝。
54、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具有省材和便于在板上开洞等优点。
55、木楼板具有自重轻、构造简单、耐火性、隔声能力较好等优点。
56、在严寒地区采用内落水可以防止雨水管因结冻而胀裂。
57、材料找坡一般适用于跨度不大的平屋盖。
58、楼板层是用来分隔建筑空间的竖直承重构件。
59、无梁楼板有利于室内的采光、通风,且能减少楼板所占的空间高度。
60、梁板式楼梯由踏步板、平台梁和平台板组成。
广开-形考-10241管理学基础
1、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2、念技能:亦称思想技能或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
3、下面对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优、缺点的比较正确的有( )。
4、为了提高领导的影响力及其有效性,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领导理论。这些理论可以分为 彩蛋
5、决策的特性有()。
6、( )是目标管理的优点。
7、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它包括彩蛋。
8、广义的计划职能是指彩蛋。
9、控制按控制内容可以分为制度控制、风险防范控制、预算控制、激励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
10、前馈控制也称预先控制或事先控制,是指在工作开始之前即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在产生之前。
11、“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就是前馈控制。前馈控制的侧重点在于预先防范。
12、甘特图其内在思想简单,基本是一条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
13、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这就是二八原理。
14、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它是指检查和监督组织各方面的活动,保证组织实际运行状况与计划保持动态适应的过程。
15、现场控制是指某项活动( )
16、某企业为强化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建立了一个旨在能全面、速、准确地反映各有关部门、个人工作进展情况的信息系统。但该系统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必要的信息总不能按时输入。当事人抱怨说输入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很麻烦,没有时间输入。他们的工作开展情况表明( )。
17、控制是指通过监视组织各项活动,使组织计划得以执行,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对各种偏差进行纠正的管理过程。
18、成语所说的“亡羊补牢”就属于反馈控制。
19、前馈控制、同期控制与反馈控制都属于控制的方法,但是各有不同。
20、控制是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一项管理职能,因此控制的过程必须以计划为准绳。
21、前馈控制也称事前控制或预先控制,指通过观察情况、搜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22、事前并不可能预测到所有问题,这就需要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进行弥补。
23、以下是几条关于信息时代的评述,你最赞同其中哪一条(
24、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鼓励全体员工在领导的带领下对生产过程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25、控制就是使事情按计划进行。为此就需要在企业中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随时监控是否存在偏差。在发现偏差后,有人提倡“消灭偏差”,对于这种提法你如何看待
26、CAV的基本思想是把存货按照关键性分成3-5类:最高优先级、较高优先级、中等优先级、较低优先级。
27、成语所说的“亡羊补牢”就属于现场控制
28、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
29、网络图是一种用来表示一项计划任务中的各项活动或作业之间相互关系及所需时间的图示模型,形状如同网络,故称为网络图。网络图是由作业、事件和路线三个因素组成的。
30、控制工作除了要能及时地发现执行过程中发生偏离计划的情况外,还必须知道( )。
31、层级控制主要是依靠组织文化手段来控制员工的行为。
32、反馈控制又称过程控制,控制点处于事物发展进程的过程中,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给予指导与监督,以保证活动按规定的政策、程序和方法进行,这类控制是针对行动过程,一旦发生偏差,马上予以纠正。
33、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订货点)时,按规定数量(一般以经济批量EOQ为标准)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
34、控制按控制进程可以分为战略控制、财务控制和营销控制。
35、在现代管理生活过程中,控制职能的执行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即完整的计划、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畅通的信息沟通网络。
36、预算是指用数字说明企业经济活动的(
37、控制按控制进程可以分为制度控制、风险防范控制、预算控制、激励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
38、同期控制又称现场控制、实时控制、同步控制和事中控制,是指当活动正在进行的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
39、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他发现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这就是二八原理。
40、控制生产进度的图表最早是由( )发明的。
41、数量控制比质量控制更重要。
42、定期订货法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按期进行订货以补充库存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
43、资金控制是管理当局和财务组织对资金运动和日常财务活动进行管理控制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资金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点。
44、甘特图,也称为条状图,是亨利·甘特在1917年开发的
45、内部控制是一种自我责任控制,它通过增加责任感,自觉完成各项既定目标和标准,在工作中实行自我管理。
46、鱼骨图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故又名石川图。
47、库存的需求有两种类型: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
48、库存控制的方法包括定性库存控制和定量库存。
49、鱼骨图(又名因果图、石川图),指的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鱼骨图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故又名石川图。
50、三种财务控制方法都属于前馈控制。
51、衡量绩效是控制活动的最终目的
52、预算是一种( )
53、外部控制是一种强制性控制,它是通过行政权力系统实现的,要求严格执行各种标准和各种规章制度。
54、偏差产生的原因众多,有些是内部因素造成的,有些是外部环境造成的,需要全面分析,探寻导致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55、甘特图,也称为条状图,是亨利·甘特在1917年开发的,其内在思想简单,基本是一条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
56、鱼骨图(又名因果图、石川图),指的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
57、利用财务报告分析进行控制是属于按纠正措施环节分类的现场控制
58、控制和计划具有密切的关系,计划越是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好,控制系统越完善,组织目标就越容易按照计划实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59、控制按控制职能可以分为制度控制、风险防范控制、预算控制、激励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
60、控制过程中的纠正偏差有可能是针对具体活动,也有可能针对计划或衡量这些活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