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探索道路养护新模式 3个月治好上百条“生病”路(养护道路丰台新模式治好)

新模式让处置效率大提速

“快来看看吧!
路面塌了,积水都没过脚脖子了!
”早在8月下旬,丰台区城管委道路养护中心的热线里,传来了一名男子焦急的声音。
根据市民提供的地址,核查人员迅速驱车前往。
在玉林东路北京市右安门外国语学校门口,工作人员发现,南侧停车位附近的路面出现了下沉,路面上还有一大片积水,来往行人纷纷躲着走。

经过及时修补,正阳九条路的路面已经恢复了平坦。

丰台探索道路养护新模式 3个月治好上百条“生病”路(养护道路丰台新模式治好)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路面下沉事关人身安全,工作人员迅速制定了修复计划,为避免影响百姓正常出行,他们采用的是夜间施工的方式。
很快,养护工程队进场施工,对下沉路面进行修复,铣刨、填充、平整、重新铺设沥青油……一切都按照严格的工序进行,只用了两个小时,塌陷道路就修补完毕。

“一早上班,刚出门就发现道路竟然修好了,真是太快了!
”反映问题的市民大呼意外。
为了表示感谢,他和邻居还专门给工作人员送来了锦旗。

据丰台区城管委道路养护中心介绍,接诉后的处理效率提速了,养护中心从接到群众反映,到调派人员去现场核查,再到制定维修计划等一系列工作,都是在一套成熟的模式下进行的,即:一接、二核、三办、四访、五结。
最后,道路验收合格,对市民回访满意后,这件事才算真正办结。

3小时修好无主路上的大坑

对于管理规范的市政道路,养护一些乡村道路或者无主道路,处理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养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说,这些道路要放在以前,接到市民反映后,养护中心常常因面临经费、道路权属等问题协调不下来,干着急,但现在这事儿容易多了。

不久前,市民张先生反映,西四环附近的景程桥下,由南向北通往G4高速辅路的转弯处有一个大坑,存在行车安全隐患。
养护人员现场勘查后发现,这是一处无主道路,由于没有管养单位,年久失修导致破损。
此前,属地政府已将这一情况上报,并计划下一阶段整治,但审批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养护中心负责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启动程序,马上修理。

为了不影响交通,工作人员选择了夜间施工。

“从核查到修补完成,仅用了3小时。
”工作人员说,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完成的,经费问题就是个大问题,而现在,有了相应的机制和接诉即办的制度保障,就解决了无主道路的维修问题。

先修路保安全事后再问责

家住卢沟桥街道的市民拨打电话反映,小瓦窑东里南路人行道地砖破损严重,非常难走,经常有人在这里崴脚,希望能尽快维修。
丰台区道路养护中心接诉后核查发现,这条路是当年周边一开发商所修,经过多方联系,虽然找到了开发商,但是对方表示无力修复。

由于小区门口的路面权属不归市政道路,先划分权属再确定维修的办法耗时耗力。
考虑到广大居民的出行,养护中心启动了先维修再追责的机制。
第二天一早,养护施工队就进场施工。
经过两天的施工,人行道上所有的坑洼都被填平了。

人行道修好后,路好走多了。

“我们的宗旨是先保证市民的安全,然后再去找责任方。
”养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说,道路修好后,他们会联系相关的权属部门进行约谈、追责,目前探索的这个新机制,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