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里疑似有渗水,福州的张先生在网上找了一家做防水补漏的公司,结果工人上门维修后,费用竟高达17000多元,张先生质疑自己被套路了。
01阳台、卧室疑渗水 消费者网络上找防水公司
张先生告诉,他是通过“伟龙同城防水修缮”公众号下单,让维修工人上门服务。
据张先生回忆,当时工人并没有进行勘测,而是提出防水补漏需要打胶水,按斤收费,一斤胶水要155元。张先生估算着应该不用多少钱,就让对方在阳台上打孔,往孔里注胶水。
02阳台报价7千后 消费者未当面提出异议
阳台做完之后,维修工人说打了50多斤的胶水,收费7100元。这个价格着实让张先生吃了一惊,但考虑到工程已经做完,他并没有当面提出异议。付了款后,维修人员询问是否继续修缮卧室,张先生竟又同意了。最终,阳台和卧室两处的修缮共注胶一百多斤,总共花费了17200元。
03维修工人承认价格过高 承诺可保修10年
当初上门维修的工人告诉,张先生在付了第一笔费用之后依旧同意他修缮卧室,说明已经认可了这个价格;他也坦诚,按市场价来算,其实只要花四五千左右;但张先生家是空心砖,无法预先判断会使用多少胶水,所以钱不好退,不过质保可以有10年。
对此律师进行分析,作为专业的补漏公司,应该对大概价格有个测算,否则交易发生后,容易产生纠纷。
律师 林青
首先提供服务是要明码标价的,这里面包含哪些费用,像材料费一斤是多少钱、怎么计算、这个过程可能会用多少斤、人工费怎么计算或者是否还有其它的费用等等,这些要跟消费者说明清楚。消费者对比专业的维修师傅,肯定是缺乏这块的知识和相关经验的,也没有办法去判断说大概会用进去多少斤的胶,就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消费金额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到最后所有的胶都注进去了,好像也只能买单,这就会有一种强买强卖的感觉。
04交易完成后 公众号客服态度冷淡
张先生说,交易结束之后,他曾多次联系公众号客服,但未得到回复。
05公司否认与维修工人有关系
在该公众号页面可以看到,认证主体是山东伟龙防水工程有限公司,于今年1月份注册。
根据该家公司在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登记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了一名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公司的业务范围并未覆盖到福建,而且他们上们服务都会带着合同和发票,且收款账号也是公司。而张先生当天的两次付款,一笔是付给了一个姓黄的个体商户,另一笔则是付给未署名的个人,两次都没有签订协议。
沟通中,山东伟龙公司的工作人员极力撇清与维修工人的关系。而维修工人则表示,他们与公司只是合作关系。
06律师:账号运营公司要承担管理责任
维修工人称,他收到的任务是山东伟龙公司派出的,而公司却以公众号被冒用等理由否认了这一说法。律师认为,无论哪一方说的是真话,作为公众号认证主体的山东伟龙防水工程有限公司都与这起纠纷脱不了干系,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退还其中不合理费用。
律师 林青
山东(伟龙)公司是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主体,我认为它有相应的管理责任,对于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有保护和管理义务。既然有发现被冒用,就要通过修改账号密码、向微信官方反馈,或者是暂停运营、发布公告,甚至是报警或者是采用技术手段,及时把漏洞补上,避免给更多的消费者造成损失。在没有采取或者是没有证据证明你采用了这些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纠纷,消费者去山东伟龙公司这个平台的运营主体主张责任,我们认为是完全合法合理的。比较简单比较好的方式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介入协调处理,如果还是没有办法处理的话,最终的救济途径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退还其中不合理费用。在这个案件中,可以考虑将山东(伟龙)公司、维修工还有维修工披露的福州的老板都列为被告,由法院来最终判定是否应该退还其中一部分费用,具体退还的金额和应当退还的主体。
07经协商 维修工人退还1.6万
随后,陪同张先生来到闽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上街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在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与维修工人联系,促进双方协商;工作人员当场与山东省济南市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取得了联系,发现山东伟龙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经营异常。
节目播出前,张先生向反馈,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协调下,他已收到了16000元的退款。
帮帮团提醒
消费者在遇到明显不合理收费时不要慌张,可以当面提出,并及时联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社区民警前往调解,以防后续维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