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葵又名大花秋葵、草芙蓉,是锦葵科木槿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北美,在我国北京及以南地区广泛栽培。大花秋葵花色鲜艳,花朵硕大,花期长,耐粗放管理,是园林绿化的好材料。常用作花境,或大片栽植观赏,也可点缀于草坪,或植于园路的拐角处。
芙蓉葵植株
芙蓉葵呈落叶灌木状,株高1~2m,茎粗壮,丛生,斜出,光滑被白粉。单叶互生,叶背及柄生灰色星状毛,叶形多变。有粉、红、紫、白等花色,花期6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

芙蓉葵喜阳,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较耐水湿,在深厚肥沃且通透性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为繁茂。耐轻度盐碱土。
栽植管理
芙蓉葵在初春或秋末均可进行栽植,栽植时应施用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或烘干鸡粪作基肥,基肥需与栽植土充分拌匀。春季栽植应适当浅栽,秋末则应适当深栽,栽后还应堆土进行防寒保温。春季栽植后立即浇头水,过 5 天浇二水,再过 1 周浇三水,此后每月浇 1 次透水。秋末栽植的苗子,浇 1 次透水后即可堆土保温。夏季雨天要及时排除积水。芙蓉葵喜肥,春季栽植时施用底肥后,可于 4 月初施用少量氮磷钾复合肥。秋末结合浇冻水浅施 1 次腐叶肥。
修 剪
芙蓉葵的自然冠形比较松散,养护过程中可根据园林需要进行修剪,应注意不能影响行人。对于过长枝条要进行短截,防止其影响冠形。花后如果不留种应及时将残花剪除,防止过多消耗养分。对过密枝条进行修剪,使植株保持通风透光。入冬前应剪除地上的枝茎,以利于堆土防寒。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是叶斑病,此病是芙蓉葵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一般危害植株叶片。夏季高温高湿期是发病的高峰期。防治方法:要注意营养平衡,不可偏施氮肥。注意植株的通风透光,对过密枝条及时进行修剪。如有发病,可用 75%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进行喷雾,每隔 7 天 1 次,连续喷 2 ~ 3 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常见虫害有金龟子,如有发生,可用 50% 辛硫磷乳油 250ml,加水 2.5kg,喷洒在植株周边。也可用杀虫灯诱杀成虫,或用绿僵菌感染和杀灭幼虫。
芙蓉葵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