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1号机高加给水出口三通阀解体检修工作,刘文艺担任工作负责人。作为最为复杂和检修质量要求最高的项目之一,他很清楚这次任务的艰巨,即使自己有较多管阀检修的经验,同时也有2号机高加给水三通阀的检修经验,但不是同一台设备,还是具有不确定性。是被未知所恐惧,还是直面情形,树立信心迎难而上?想法在脑中短暂停留后,刘文艺还是选择了后者。
在阀体温度没达到开工条件运行不发票情况下,刘文艺想,“不能就这样干等着!
可以把等待的时间利用起来。”于是他积极联系搭设好脚手架并仔细做好验收;多次来回于工具间和作业区域,默默地把所有需用到的工具准备并摆放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工作过程中,只见刘文艺轻车熟路,从腔体吊出到数据测量部件拆卸,每个测量数据的标准和合格范围都印刻于心。进行间隙测量时,只见他全神贯注,眼睛一直盯着手上正在使的内径量表,一次又一次,力求将误差降至最低。数据测量完后,清理密封面环节,刘师傅仿佛在跟自己较劲,一遍一遍,直到被他收拾得宛若换新一样。就这样三通阀在他的“苛刻”对待下,逐步更换密封件,回装。最终,伴随着1号机组开机,三通阀试运一次成功。在压力和关注面前,刘文艺凭借自己过硬的技能水平和几近苛刻的态度,顶住压力,带领成员出色完成了这次艰巨任务,大家都说,刘师傅很能!
干完给水三通阀,没有给自己喘气的功夫,刘文艺就投入到阀门的内漏检修治理工作中去。在进行高加汽侧安全阀进行研磨工作中,只见刘文艺同小组人员蜷在脚手架上,半天没有改变身体的姿势。研磨通常是手端研磨枪,保持持久固定姿势,手僵了麻了都很正常。刘文艺想,“这些都不算啥,一定要将运行存在内漏的阀门治理好,这样就能降低热耗,提高机组的经济效率,累点非常值得。”
在阀门更换工作中,由于高压阀门管壁非常厚,旧门的切割以及手工打坡口焊接新门是项工艺复杂的活,通常完成一个焊口需要几个小时,焊接前和焊后为消除焊口热应力,需要对其进行热处理多个小时,刘文艺始终坚持在现场上下忙碌,即使饭点也是现场随便两口盒饭解决。他想,再坚持一下,所有活一气呵成,自己心里也更有成就感,并且踏实。
面对这种持续作战的工作强度,以刘文艺为缩影的汽机班这次C修完成35项共计58个阀门的内漏治理工作,为机组节能降耗打下坚实基础。职工们都赞许,刘师傅很行!
(常青 周山省/文 徐学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