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骑海豚可不是什么容易解锁的成就啊!
不过昨天已经被一个女司机轻松做到了。
不过,此“海豚”非比海豚,这位骑的是——比亚迪海豚。注意动词,是“骑”不是“开”。
究竟怎么个事儿?就在昨天中午,东莞一名女子在4S店试驾AITO问界M5(智驾版)时,突然倒车撞向比亚迪海豚,最终问界M5的车尾死死地骑在了“海豚”上。

这下是《真·骑脸输出》了!
要51君说,热搜标题“问界M5倒车撞比亚迪”取的实在没味儿!
未免太不会来事儿了!
取名这块还得看咱网友!
#问界碾压比亚迪
#比亚迪力挺问界
您瞅瞅,这味儿才对嘛!
言归正传,问界倒车骑比亚迪这事儿前一秒发生,后一秒果然就触发了最近在车界持续霸榜的极热关键词——AEB。好家伙,最近真是捅了AEB窝了,51君都快对这个词应激了。
不少“老阴阳师”闻讯赶来,嘲讽技能冷却时间极短,上来就直接“开大”:“遥遥领先没自动刹死啊?”甚至有位大兄弟连裤衩都来不及穿深怕赶不上热乎的,气沉丹田的问到:ABC失效了???
这一嗓子嚎的过于铿锵有力,把51君都震在原地不禁自问:ABC是啥?他说的会不会是KTV?要不就是UFO?
要么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黑子们锅盖掀开看着华为嚣张了那么久,总算等到它自己下油锅的这一刻。截至目前事件发生都没满48小时,已经有网友表示自己刷到了不下30个来自华为友商的水军视频。
果然,被排挤是顶流的宿命。
话说回来,能被嘲成这样,也是因为问界自己给了可乘之机。
毕竟余承东不久前才刚发表了一段气吞山河的演讲,他声称:全向防碰撞系统是包括了前向、侧向、和后向的主动安全。倒车想撞都难!
不光嘴上说,“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可是连他们自家官网上“问界M5智驾版”的介绍页面都白纸黑字的写着。
巧了嘛这不是?此次事件中的女司机驾驶的就是问界M5智驾版。
这颗球已经在巨大的舆论声中,被抛到了华为眼前,不接也得接。很快,华为余承东和AITO汽车就对此事件都做出了回应声明。
余承东在回应中表示,事故是由于客户在倒车时误把油门当刹车踩造成的。车辆的后向紧急制动不识别静止车辆,手册上也有明确的标注。
他还提到,在挂入R档后,车辆有2次100%油门的动作,持续时间为4秒,加速度为-5.83m/s2。驱动电机的最大转速为3180,最大扭矩为300Nm,最大车速为32.82km/h。根据这些数据,他认为是客户误操作导致了事故。
2次地板油动作倒车??这是这段话的重点没错吧?
那么余承东说的究竟是不是人话?这事儿从受害者比亚迪海豚的行车记录仪视角,就能得到侧面印证。
记录仪视频显示,这辆问界M5智驾版倒车时根本没刹住,这才骑上了比亚迪的机器盖子。不过,即便是踩了两脚地板油,也照样应该自动刹停吧?
这可怪不了别人,毕竟当初华为是自己吹的问界M5智驾版有AEB功能啊!
于是就来到了余承东回应中的第二个重点——《手册上有明确标注》。手册上说了“当车辆以约1km/h~12km/h的速度倒车,即将与后方的静止或缓慢运动的两轮车或行人(不包含静止的车辆)碰撞时,自动实施制动。”
镜头切换回该事件,事件中的比亚迪海豚当时就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确实符合了手册上写的无法触发后向AEB的条件。
也不是51君替华为洗,主要是人家这触发条件定的有道理。因为倒车时车位两边有车的情况实在太常见了。如果后面有车停着就触发AEB制动,这误触概率得高成啥样?
你倒一次它制动一次,倒一次制动一次,你看那个车位它明明这么近,咋又那么远?
第三个重点是:这名女司机当时倒车的速度达到了32.82km/h,这速度也远远超过了问界M5智驾版后向AEB的触发速度(1km/h~12km/h)。
没想到吧,AEB不是不存在,而是压根没触发。
所幸有明眼人表示“如果往死了踩油门,神也管不了啊!
”、“如果你一直踩油门,AEB权限没有人的权限高。”
要揪着余承东那句“倒车想撞都难”来说事儿的话,那51君就想问一个不成熟的小问题:你倒车的时候会100%全油门么?
但是吧,摆个花瓶好歹还能看,这倒车AEB却如此的隐形且抽象,触发条件限制如此之多,要它究竟有何用?
别急着翻页,答案还是在那份手册里。在车辆符合问界M5的AEB各种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当“即将与后方的静止或缓慢运动的两轮车或行人碰撞时”,AEB就派上用场了。
换言之,倒车AEB虽然不易触发,但并非阑尾一样的存在。怎么说呢……主打一个类似SSR版观音菩萨的概念。只不过登场次数和使用场景可能刁钻了点儿~
一次“华为碾压比亚迪”事件,让更多人从“质疑AEB”,到“理解AEB”。可说一千道一万,都没有驾驶员自己“成为AEB”来的稳。甭管AEB是牛b还是垃圾,小心驶得万年船才是硬道理。
毕竟AEB再强,出了事故不也是开车的人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