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咱也不知道当时怎么就阴差阳错聚会在了建筑学这个大学学科,说起这个我是真的由衷的为现在刚刚毕业的这批高三学生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可能或多或少从各个渠道能了解到建筑学真的不是像十五二十年前那么鼎盛了。
但了个是,我高考前确实不了解这个专业,恰逢我们这届奥运高考生的时候建筑学的录取分数线还挺高,像命运开玩笑一样,报了个北京的大学,从高向低屡了个分数线排名,最后如愿去了当时还挺让人骄傲的建筑学。
大学几年认识了U胶马克笔,买了那么贵的红环练仿宋字,做了萨伏伊的模型,假期还各种出去写生,现在想想不提别的,就只说大学生活的话,确实挺丰富多彩的。但是我这个人有个特别不好的毛病,就是习惯了高中那种被逼着学,却也不知道除了考大学之外为什么学习的原因,所以来到了大学感觉自己没有进入状态,没有找到这个“为什么”,也就导致了这么浑浑噩噩的,整天看起来还算努力的假象。
大学后两年有三次实习,一次是在朝阳公园那边的大私企(说的是不是有点过于明显了[尬笑]),第二次是进的某大学设计院,第三次去的大院,然后也就在这家大院工作了,认识了特别nice的同事,能当兄弟姐妹有事真能不用客气的那种,同年,也收到了羞辱性的三位数年终奖,也经历了n年的“老板我要加薪”,“不,你不需要加薪,年轻人需要看长远”的谈话。
顺理成章的,去了第二家单位,私企,要么我一直说自己命挺好的,总能遇到好人,这家单位真的,到现在、到以后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念着它的好,老板有人情味,也愿意培养人,当然单位性质也决定了加班无止境,薪水也相对好看点。
然后我这里要点题了,划重点,这个时候,我执拗的觉得,我也算个建筑人了,怎么能每年都用裸考这种态度去考一注呢,因为裸考对于我来说约等于放弃啊,一注是一种信仰,我不能放弃他!
就是这个梦寐以求的证书
有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好多公众号也鸡汤过这么一句话,“你不要考虑你清闲了就能有时间复习考试了,真正需要做的,是调整好考试的心态”,这句话我现在回首看,真是严重同意,在私企时候借口没时间学习,换工作后按时下班了,我依然能找到各种理由把复习考试的时间成功拖到考前几个月,基本上就是什么时间考试报名了,什么时间才开始复习。
各位兄、姐我就不说了,各位弟、妹们,真的你要是有跟我一样的想法,劝你一句,仔细想想,忙的不行的工作是不是仅仅是咱们不去复习的一个小借口而已,不是换了工作换来了时间也就能高效复习了,调整心态比什么都强。况且你怎么知道你换完工作的三年会不会停考两年呢?这是真没辙,第一年停考,口罩大趋势全国停,那没辙,第二年停考,别的省份陆续恢复了,北京依然坚挺并且成功成为了唯一一名在九改六过渡期停考一年的选手,我是真的会谢,行业不好,连考试也不作美,这可怎么闹?
作为个彩蛋,去年考了,上了我最喜欢的老师的网课,结果又来个仅次于2003年超市的、自带凹口的综合服务中心,心中一坨羊驼飞过,总图成功没画完,只能来年再战。啥也不说了,雍和宫,我来了。
但是问题来了,考试要求你明年再战,工作这边朝不保夕,也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这种情况,此刻,不管在甲方的,还是在设计院的,咱们从根上都是设计战壕的同袍,都是由衷的希望行业不用快速,也要慢慢回暖的祈愿者,我这走马灯的写出来,也不知道或多或少有没有点共鸣,最后,战友,您今天下班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