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街天赐湖村:从“丑小鸭”到“白天鹅”(天赐村庄村民村里万元)

□《台州日报》 姚玲利

“亚玲、丽波,走,我们一起到村文化广场跳舞去。
”在夏日傍晚习习的凉风中,横街镇天赐村村民董翠芳吃过晚饭后,吆喝着邻居一起到村文化广场跳舞。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了,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每天傍晚出来到村公园、文化广场散步、锻炼身体,成了我们的‘固定节目’。
”董翠芳乐呵呵地说道。

坐落在凤凰山与马鞍山西山脚下的天赐湖村,2018年由原洋宅西村和湖头村合并而来。
在谱写乡村振兴的乐谱中,天赐湖村以党建为符号,奏响一支美丽乡村的“逆袭”歌。

横街天赐湖村:从“丑小鸭”到“白天鹅”(天赐村庄村民村里万元)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穷村”翻身为“富裕村”

2002年,原洋宅西村村集体经济几乎没有,甚至亏空10多万元。
村部办公室设在两层两间的危房里,村庄整体环境脏乱差,主干道湖沙路是断头路,交通极不发达。

“解放初期,我父亲是村里第一任村支书。
一想起自己当初在党旗下宣誓加入共产党的场景,我决定和村班子一起带领村民致富。
”天赐湖村党总支书记戴月初说。

一穷二白的村庄想要致富,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村干部和党员集思广益后,大家把目光投向村庄交通改善和环境整治上。
于是,湖沙路扩宽并延伸至金清镇下梁村,打通村里自然片区的小路,改建危桥,清理河道,整治露天粪坑……村庄褪去最初的“丑陋”模样,有了大改观。

村里又建起新厂房,租用给企业来收取租金。
再加上其他方面的经营,慢慢地,村集体经济化亏为盈,甚至达到上百万元,实现了从横街镇贫穷村到富裕村的蜕变。

该村还把村民最关心的住房问题放在首位。
村干部不仅第一时间根据村庄土地规划,协助村民建了5间新房,解决大龄青年的结婚住房问题;又联合周边百洋、沙山村两村,实施房屋跨村安置工程,先后花了八年左右时间。
2013年,80亩的封闭式小区规划完成,64户村民兴致勃勃地入住新房。

“丑小鸭”变“白天鹅”

“我是不是下错站点了?”这是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天赐湖村民王威下车的第一反应。

如今天赐湖村的入口建有一座公园,凉亭中村民们在闲谈;走进村庄,隋唐沉船遗址景观建设映入眼帘、堂前萱草园种满了萱草、满天星等花草树木、洋宅西片的房屋全部立面改造,粉刷一新的宣传墙绘,河边的彩色游步道……

两村合并后,天赐湖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大刀阔斧,总投入900多万元,通过多项大工程打造一个鲜花主题“微度假”旅游样板村。
2019年12月中旬,天赐湖村被评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天赐湖村通过积极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示范作用,该村汇聚发展红色力量,激发了村庄的新气象。

“我们以‘项目领航、村村竞赛’为契机,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作用做好各项工作。
”天赐湖村村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良斌介绍,“面对年长的村民意见较大的情况,村干部充分与他们的儿女沟通,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获取支持与认可。

“村庄除了风光好,住着也舒服啊。
之前村里还组织我们年纪大的人外出旅游,给我们买保险,日子过得可安心了。
”天赐湖村的王大爷说。

如今,原洋宅西村的村部大楼周边紧挨着文化礼堂、老人照料中心和文化舞台,各类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平日里,老人们可在此喝茶、下棋、看电视、运动。

到了吃饭时间,天赐湖村免费为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其余老人可享受10元三餐的待遇,这里已成为全村40多位老人的另一个“家”。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