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坏了 送法院!那里有个“活雷锋”任捍东(中院学雷锋家电法院义务)

3月4日下午,嘉兴市中院“和捍东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三位干警来到结对共建的中山社区,参加由社区主办的 “三五学雷锋主题党日活动”。
一群“红马甲”中,任捍东被提着各种小家电的群众围住。

“任师傅,你快帮我看看这个电风扇吧,咋转动不了呢?”“我这电热水壶也烧不了水了,能不能修好啊?”

“都别急,排好队,一个个来。
今天修不完的我就带回去,保证给大家都修好!
”任捍东扯着嗓子说。
明媚的阳光下,一张圆脸笑得憨。

家电坏了 送法院!那里有个“活雷锋”任捍东(中院学雷锋家电法院义务)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任捍东是嘉兴市中院法警支队直属大队的大队长,这样的义务维修活动,他已经坚持了整整23年,被他“救活”的家电超过万件。
为此,任捍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身边的“活雷锋”。

在他的带动下,一批法院干警也加入进来,嘉兴市中院创建了“和捍东一起学雷锋”机关服务品牌,并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普法宣传、敬老助学、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

义务修家电修出了名堂

20多平米的办公室里,地上摆着同事们拿来维修的豆浆机、加湿器。
柜子里放着被人扔掉的老物件,90年代的打卡机、50年代的收音机、60年代的台灯等等,任捍东捡了回来,一下就给修好了。

为了维修家电,任捍东买了一堆原材料,“这是led小灯,那是保险丝,这些都很便宜的。
”一说到维修,不善言辞的任捍东话就多了起来。
有些材料很便宜,他自掏腰包买来,帮人修好了也不收钱。

任捍东说自己“就是喜欢倒腾”。
他从小就是个电器爱好者,喜欢摆弄家里的各种电器,18岁自学了家电修理知识,22岁上军校后又钻研起了机电维修。

1996年,任捍东从军校毕业来到嘉兴机场服役,期间负责飞机维修。
嘉兴市中院司法警察支队支队长许宏林是和他一起当兵的老战友,许宏林回忆,一次他到任捍东的宿舍聊天,发现里面堆了好几台电视机,任捍东说“都是单位和战友抱过来的,帮他们修修”。

这一修就修出了名,战友们的一件件家用电器在他手里“起死回生”。
每当部队前往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任捍东就负责家电维修,像电饭煲、电风扇这样的家用电器,他一天能修三四十个。

工作再忙,业余也不忘义务服务

2010年,任捍东转业到嘉兴市中院,成为一名司法警察。
作为法警,维持法庭秩序、押解犯人出庭受审、执行搜査等等都是职责所在。
因为工作勤勉,2015年,任捍东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个人。

但无论多忙,任捍东还是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义务维修家电。
去年一个夏日的中午,大家都躲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午休,任捍东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是法院附近中山社区一位87岁的独居老太太打来的求助电话,说家里的电冰箱坏了,老人非常着急,生怕一冰箱的食物因为高温而变质。
任捍东二话没说,拿上工具箱就出门。

到了老人家里,任捍东仔细检查发现是电器上的一个集成块烧坏了。
于是,他又开车去电子市场购买零件,回到老太太家两三下就修好了。

任捍东义务为老百姓修理家电的行动,也得到嘉兴市中院党组的支持,院里给任捍东特批了一间办公室作为家电维修的场所,同事们都亲切地称这间办公室为“雷锋工作室”。

“和捍东一起学雷锋”成为品牌

这些年,法院的同事也成为“雷锋工作室”的“常客”。
从以前的传统台式电视机,到现在的液晶显示屏,大到冰箱,小到电热水壶,同事家里的电器坏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任捍东。
“法院的案子越来越多,看着搞审判的同事们每天堆着一摞摞像小山一样的案卷,我觉得自己能为他们分忧解难,也是一件好事。
”任捍东说。

同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任捍东的带动下,大家伙儿纷纷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里。
许宏林说,他现在也成为了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志愿者,工作之余为游客义务讲解党史;干警钱慧智,每周会去看望孤寡老人陶奶奶,还热心于公益助学等活动;干警刘春、于兰每年要去农民工子弟学校看望结对班子的孩子们……如今,“和捍东一起学雷锋”成为嘉兴市中院的机关服务品牌,并被嘉兴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命名为嘉兴市首批示范性机关服务品牌。

为了更好地发挥服务品牌在司法便民领域的志愿服务作用,嘉兴市中院成立“和捍东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并下设6支小分队,分别对接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各类院校、辖区企业、结对社区、驻地部队和媒体6个平台,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家电维修等司法便民志愿服务。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任捍东说,义务修理这件事,他会一直做下去。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