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百事通”、“胖妹的春天”…… 打破年龄层,你被萌到没?
从《鉴宝》《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文博类节目变得接地气,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豆瓣9.5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节目就将国有馆藏文物的内涵和故事,通过活泼生动的电视语言呈现给观众,让国宝和节目一起成为“网红”。
“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备受欢迎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已经播出两季共50集,在每集5分钟的时长内,一件文物作为一个时代的坐标,标记出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走过的痕迹。
跪射俑的“放低自己”、长信宫灯的“照着你”、熹平石经的“比修刻”、错金铜博山炉“云的计算”、曾侯乙编钟的“Duang”……被反差萌到、被文物故事触动,国宝一改不可接近、束之高阁的威严感,用最亲切时尚的语言与观众对话,因而打破了固有的年龄层,令年轻人也爱上文物。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将于13日登陆央视,从魏晋南北朝到唐的25件国宝将依次亮相,向观众生动展现“开放”、“包容”、“盛大”的时代气象。先导片中,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彩绘泥塑文官坐俑和西安博物院的彩绘捧手仕女俑首先开启与观众的对话模式。
依旧是熟悉的反差萌路线——折叠时空中,文官俑活了,开口自报家门,“某叫郭文智,在大唐西州高昌县当个录事,平日掌管公文往来,勾检法律文书,嘿嘿,不做妄语地说,人称‘高昌百事通’,什么丝绸之路、玄奘取经、火焰山、西游记、吐鲁番,和高昌有关的词,拿出来都能上热搜。”
再来看看古代美女。说到洛神,你会想到洛神赋图;说到仕女,你会想到唐代仕女俑。一起进入“胖妹的春天”,“一千年后的胖妹如我,看到那时的你,真是羡慕、嫉妒、爱。到了十四岁,渴望的年纪,你学会了欣赏姐姐们的妆容。堕马髻,慵
国宝在线开课,好玩又有用
三道江苏题,你被难住没?
六一儿童节之际,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举办在线“开课”,60分钟的“国宝课堂”直播中,央视主持人冀星化身“国宝老师”在线提问。诸如“鹰顶金冠饰——能戴它的是什么人?”“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犀牛的造型渐渐为什么不再被工匠使用” “陶鹰鼎为什么成了有胖胖腿的鹰?”“人头壶为什么会哭?”“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孔子和老子见面在聊什么?”等趣味国宝问题,吸引广大青少年脑洞大开,刷屏“作答”。
“小同学”和“大同学”与主持人积极互动,拼手速,开动脑筋踊跃抢答,互动评论不断刷屏。比如素纱单衣——为什么现代人无法复原素纱单衣的重量?三个答案可供选择:A、手艺失传;B、原材料停产;C、蚕宝宝变胖了。很多同学都被这道题难倒,知晓正确答案后大呼“涨姿势”。
其中,有关江苏文物的三道题你答对了吗?一起来看下——
1、犀牛的造型渐渐不再被工匠使用,原因是?
A、人们不喜欢犀牛了
B、犀牛变成了河马
C、犀牛迁徙了
2、现代人无法复原素纱单衣的重量,原因是?
A、手艺失传
B、原材料停产
C、蚕宝宝变胖了
3、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A、调派军队
B、爱情信物
C、挂衣钩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答:南京博物院这件出土于江苏盱眙大云山刘非墓的鎏金铜犀牛,曾在“兄弟王——从满城汉墓到大云山汉墓”特展中亮相。这种犀牛为亚洲犀牛苏门答腊种。现产于东南亚的它,通过某种途径进入汉王朝,成为汉代工匠精细制作的工艺品对象。在国内其他诸侯王级别的墓葬中,也发现过类似的铜犀牛,在当时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此器物出土于刘非墓,或许与其追逐域外珍禽异兽的奢华生活相关。
2、答案C
解答:素纱单衣,被誉为“世界上最轻薄的衣服”,这么多年来“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2019年,南京云锦研究所受湖南省博物馆委托,历时两年成功复制出一件重量约49克的素纱单衣。这也是素纱单衣出土四十多年来,首次得到官方授权,并经博物馆相关专家鉴定后得到官方认可的复制品。为更真实地还原素纱单衣的面料,制作团队历经千辛万苦并不惜重金找到一批瘦弱的三眠蚕宝宝,它们蚕丝的纤度仅为11旦。
3、答案:B
解答: 这枚银带钩出土自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是刘非送给自己的嫔妃淳于婴儿的定情信物。在南京博物院文创商店,这枚穿越两千多年的爱情信物通过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未央”和“毋忘”。南博围绕银带钩开发了长毋相忘系列天长地久耳坠、玉带钩吊坠、永恒吊坠;DIY长毋相忘银带钩;“长毋相忘”文具礼盒;天然水晶带钩;“南博首礼”系列长毋相忘手链等文创产品。“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堪称送礼表白的上上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