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家县级史志馆联盟——海门区史志馆联盟正式启动(联盟地方志单位场馆史馆)

5月14日下午,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江苏省县级史志馆联盟试点暨南通市海门区史志馆联盟在我区常乐镇颐生文博园礼堂启动,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左健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方志馆馆长陈华,南通市委党史办、南通市地方志办主任姜荣芳,海门区委副书记徐加明,海门区副区长施张范,海门区委党史办、区地方志办主任张炳江共同摁亮触摸屏启动海门区史志馆联盟。
左健伟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徐加明致辞。

海门高度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和弘扬,各类馆藏资源丰富。
为进一步加强史志类场馆主题和资源互补,整合宣传海门地方人文历史,由南通市海门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导,江苏省江海博物馆、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张謇纪念馆、江苏省海门中学校史馆、叠石桥国际绣品史馆、通东革命老区红色记忆馆、颐生文博园酒文化博物馆、南通市海门区档案馆陈列室、海门人民医院院史馆、南通市海门区海门街道史志馆、卞之琳艺术馆、南通市海门区余东镇富民村村史馆、中南集团展示馆、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党史教育馆13家单位共同参与组成海门区史志馆联盟,在地方志学科建设、理论研究、资源开发利用、方志文化推广等方面深化战略合作。
海门区史志馆联盟以坚持开门办史,促进海门史志文化研究成果的共享与转化为宗旨,围绕促进海门各史志场馆“互补、个性、特色”的总体思路,提升各场馆的传播力和海门地情文史类场馆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影响力,让场馆内的“物”真正“活起来”。
同时也为“江苏省史志馆联盟”如何在县级落地生根提供良好的示范。

左健伟说,史志馆是我们历史记载的一种新的形态,去年《江苏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中特别把史志馆联盟作为地方志工作的一个重点。
海门有着丰富的史志资源,可以欣喜地看到,海门除了博物馆之外,还有厂史馆、校史馆、镇史馆、村史馆及各种特色馆,要把它作为公共文化资源向全社会进行推广,这也是建立史志馆的初衷和目的。
海门的史志馆联盟是江苏第一个县域级史志馆联盟,也是中国第一个县域级史志馆联盟,尤其在张謇故乡常乐镇启动,继承和弘扬了张謇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
希望海门以史志馆联盟为起点,通过创新和努力,真正把史志文化推向社会、服务民众,转换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

江苏首家县级史志馆联盟——海门区史志馆联盟正式启动(联盟地方志单位场馆史馆)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徐加明在致辞中说,史志是全面记载发展历程的珍贵史料,是系统反映地方变迁的百科全书。
开展县级史志馆联盟试点,是整合各类场馆资源、创新基层史志工作的重要实践,对促进新时代基层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以今天的启动仪式为新的起点,结合贯彻落实省、南通市“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整合镇史馆、村史馆和其它各种史志馆资源,大力推进史志馆联盟建设,真正把“沉寂”的史馆变成“活跃”“跳动”的文旅驿站、研究驿站、旅游景点和参观路线,不断提升海门地情文史场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重点实施“七个一”工程:建立一支能力强作风硬的史志“五型”干部队伍,编纂出版一批专业史志书籍,编写一本《张謇志》,完成一个史志馆打造工程,打造一个史志馆联盟,做强一项党建引领工程,做好一批镇村史馆建设。

启动仪式为联盟单位授牌,宣读了海门区史志馆联盟协议,发布了海门区史志馆联盟地图,常乐镇、史志馆联盟试点单位代表分别发言。

活动前,与会领导参观了江海博物馆、海门中学校史馆、张謇纪念馆、百年颐生酒史馆等。

附件:

“史志联学 党建联盟 实事联办”

海门区史志馆联盟协议书

为进一步加强史志类场馆主题和资源互补,整合宣传海门地方人文历史。
经协商:由南通市海门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导,江苏省江海博物馆、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张謇纪念馆、江苏省海门中学校史馆、叠石桥国际绣品史馆、通东革命老区红色记忆馆、颐生文博园酒文化博物馆、南通市海门区档案馆陈列室、海门人民医院院史馆、南通市海门区海门街道史志馆、卞之琳艺术馆、南通市海门区余东镇富民村村史馆、中南集团展示馆、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党史教育馆13家单位共同参与组成海门区史志馆联盟,在地方志学科建设、理论研究、资源开发利用、方志文化推广等方面深化战略合作。
联盟单位商定协议如下:

一、工作目标

海门区史志馆联盟以坚持开门办史,促进海门史志文化研究成果的共享与转化为宗旨,围绕促进海门各史志场馆“互补、个性、特色”的总体思路,通过组建史志馆联盟,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提升各场馆的传播力和海门地情文史类场馆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影响力,让场馆内的“物”真正“活起来”,把“沉寂”的史馆变成“活跃”“跳动”的文旅驿站、研究驿站。

二、主要任务

1.建立例会制度。
结盟单位分别成立史志联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共同制定三年行动规划和阶段工作计划,定期研讨解决结对联盟过程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升联盟工作实效。

2.建立联动机制。
结盟单位要在海门区地方志办主导下实现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课程联上、服务联动,充分发挥各馆独特的馆藏资源与工作优势,开展活动、共享信息、交流经验,打造一系列品牌联盟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联盟整体作用。
本联盟各成员单位在日常运行中,应随时通过媒体、网站、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其服务内容、运作状况、发展规划等内容及变化调整情况。

3.明确联盟单位职责。
海门区地方志办作为主导单位,要加强对结盟单位地方志史料的业务指导,进一步做好上级史志部门的对接沟通工作;结盟单位要坚持“精、专、特”等特点,加强基础建设,深度开展海门历史、名人、建筑、绣品、红色资源等核心主题筹划、串联成主题旅游、参观线路及研学课程。

4.开展联盟服务活动。
采取海门地方志办统筹、各联盟单位“轮值”举办的方式,夯实史志成果“六进”、“三联机制”平台、运用影视以及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创新方志传播和服务形式。
探索更多更便捷的方式向群众提供方志服务,让方志文化走入社会、走进群众,全力推进方志工作融合发展,形成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共建格局,打造新时代的方志工作新局面。
史志联盟与文联合作,组织作家采风形式,挖掘各史志馆内涵,通过《海门日报》、海门电视台、海门电台滚动播出;与教体局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参观,撰写观后感等形式,打造青少年成长基地;与组织部合作,组织党员干部感知海门地方志文化,为全区党员干部提供优质现场教学基地,打造党建经典红色线路。

本协议有效期三年,为确保联盟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结盟单位分别成立联盟建设工作小组,明确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的联系和信息交流工作。

本协议一式十三份,结盟单位各执一份。

2022年5月14日

审核、发布:张一哲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