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开辟便民惠民
宽敞的山道地面上标着整齐的标识线,一边是人行道,一边是单车道。道路蜿蜒延绵,一端环湖,一端环山。
环湖的那段,备受行人青睐,晚饭过后,人们总是会出来溜几圈闲聊几句。绿道的设计相当人性化,相隔不远,便设置有排排石板凳供行人歇脚,也安装有盏盏亮灯照亮前路,依偎着路灯向前的行人,身影被拉得绵长。而也有不少夜跑爱好者,趁着夜光和凉气,在的镜头下留下英姿倩影。

环山的那段,行人不多,倒是骑行爱好者的最爱。道路平坦,来往车辆不多,树林遮阴,开阔透风……一路骑行到最里,还有机会一睹阳西小村的闲适日常,再一路由小村出去,便能到达山的另一端,回到城区内。乘着微风,感受清凉,工作了一天的疲惫定能得到释放,喜欢骑行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了!
登山道建成众人喜
有人追求长度,有人追求速度,而也有一些人,他们追求高度。
东湖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东侧大坎岭,早在森林公园建成之前,这片山岭荒草丛生,是有名的乱葬岗,人迹罕至,偶尔才有寥寥无几的登山爱好者攀爬至此。依稀记得,前几年攀爬这片山体时,山上是没有石梯的,完全是顺着或深或浅的土坑去爬。当时的山体,又陡又荒,坡度正常处尚可斜着身子沿着泥坑或凸起的石头前进;一旦遇到坡度较大的山体,有些陡至六七十度,这时便要手脚并用了。而最糟糕的情况不止于此,若是赶上下雨天,山体瞬间泥流成河,甚是危险。现在,登山梯道建成后,这样的窘态和危险已不复存在。
登山梯道的建设加促了大坎岭蝶变。在原先山道的基础上,设计者为泥路铺上了整洁厚实的外衣,一级级宽厚一致的阶梯旁,还留出了一道排水沟渠。如此之合理细致,自然引来众多市民前来攀登赏景。
“这里空气好又凉快,而且爬累了还有亭子可以休息,早上傍晚过来健健身出出汗挺好的!”居民王大妈在山腰空地上舒展着身体,频频向夸赞道。确实,山腰间,总能见到多个亭子和空地供人们歇息吹风,山脚四方的登山道从各个方向汇聚到山顶处,高高低低,婉婉转转。这样的设计,除了方便人们登山健身,更像是给市民们提供了一次消遣的踏青旅行,毕竟站在山顶上,便能清晰欣赏到阳西县城的全貌。
广场湖畔各有欢乐
“我是一只猫,快乐的星猫……”夜幕降临,广场湖畔传来的童稚歌声,在隔着一个湖的绿道那端都能清晰地听到。大概是晚上八点多九点,东湖广场迎来了一天中的最热闹的时刻。叫卖椰子的,贩卖柠檬汁、糖水、小吃、土产品的……各类流动的小摊档有序停放在广场出入口,无论是刚到广场还是准备回家的市民,都忍不住驻足询问购买。而此时,灿黄的大灯屹立在广场四方,其光亮之下,有挥舞扇子的妇女大妈,有沉迷沙池的小孩,暗处,也有坐在石座上畅聊心事的青年男女。
今年年初,作为阳西县一项重要民心工程,东湖森林公园正式开园迎客。据悉,首期建设工程总投资达4000万元。公园广场建成之后,迅速成为广大市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四季四时,每一次的到访,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
更有新园陆续建成
先有西湖,再有东湖,南湖北湖不远矣。
阳西建县31年,公园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小到大。公园绿道在不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在不断翻倍。尤其值得欣喜和期待的是,不久,县城南边的南湖公园即将建成——南湖碧道整体构成北城中湖南村景观格局,由西至东形成三大主题板块,分别为文化展示板块、湿地生态板块和休闲生活板块。
此外,在采访有关部门获悉,该碧道以南湖的湖水为主线,统筹南湖周边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要素,兼顾安全、文化、景观、经济等功能,通过系统思维共建公治,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打造南湖“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其中,清风广场、南湖广场、明月广场、阳光草坪、儿童天地、竹林溪涧、湿地田趣、栏观鱼跃为南湖公园八大景点。
最近,阳西县举全县之力开展重点项目大干120天专项行动,南湖公园建设提速,呼之欲出。南湖公园,将为县城之南营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也标志着阳西县城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
【全媒体】杨世华
【通讯员】张琪琪
【作者】 杨世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