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到了小学高年级,一定要检查孩子是否已经形成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进入初中科目陡增,好习惯会让孩子省时省力。

曾有老师把孩子的学习习惯比作汽车的四大部件,发动机、方向盘、刹车和变速箱,家长可一一对照。
01
发动机
发动机也就是学习动机。
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学习?
古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今有“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些都是很高层次的目标,孩子尚不能理解。
那么,先让他感受到“为了让自己做一个有选择的人而学习”,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一位作家曾写给儿子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只有现在勤奋努力的学习,储备巨大的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才能应对各种风暴。
有机会可以带着孩子上班,给孩子一个契机,让他目睹一下劳动的甘苦。
与孩子讨论问题,喜欢爸妈的这个职业吗?他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还可以讨论其它见到的职业,快递员、饭店老板、银行工作人员、医生……
关于学习动力,也可以看看纪录片:
孩子厌学不想学习,就看这几部纪录片,胜过唠叨一万句
经常与孩子谈论职业问题,就是让他慢慢体会到,今日之学习成长,是为未来的事业选择做准备。
02
方向盘
方向盘,也就是学习方法。
怎样快速高效地完成作业,怎样以最醒目的手法标出易混淆、易出错的地方,怎样合理安排考试前复习的时间,这标志着孩子学习方法的基本成熟,标志着他的“方向盘”十分可靠灵活。
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学习内容杂乱无章地堆叠在一起,孩子的焦虑是难免的。
如果能学会有效地记笔记,把知识结构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把书读薄,孩子就会胸有成竹。
被很多老师推崇的笔记方法,思维导图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三条线笔记法等。
比如三条线笔记法,把笔记纵向一折,左中右各为三分之一,左边是知识体系的常规结构,中间三分之一专门记老师强调的难点、重点和疑点。右边的三分之一留着做大章节的归纳总结,把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简明扼要地标注出来。
不懂的地方,可以用三色笔区分这三个点,将来复习起来一目了然。
关于笔记方法,可以看看这篇:
人民日报的6种经典笔记法,收藏起来带孩子一起学习,简单又实用
笔记能够帮助孩子深入思考,整理思路,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也是孩子必须要掌握的学习方法。
03
刹车
刹车也就是避免掉进坑里的错题本。
为重要的功课准备错题本,对自己知识领会上的误区进行总结与概括,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地掉进同一个坑里。
错题的利用,整理完后做一遍,一周后做一遍,考试前再做一遍。
使用三遍刷错题法,熟练做会错题,也就是把自己平时学习中容易掉的坑都填平了,那成绩就能快速上来,尤其是对于数学这样的理科。
学会合理处理坑,坑不再是坑,而是帮助你前进的垫脚石。
04
变速箱
有依据路况合理分配时间的变速箱,就是归纳本。
上了初中,孩子科目变多,每本书都是厚厚的,如果能用思维导图、概括主要内容等方法把几门主课的关键内容浓缩在一本薄薄的活页本上,复习时随时可以抽出来看。
某一个知识点的关键内容,花几分钟就可以在脑子里过一下。
这样,孩子就再也不会在考前熬了大半夜,最后依旧心里发慌,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准备好了。
不及时归纳的后果:想要的东西找不到,没用的东西攒了一堆!
要学会及时归纳分类有用的东西!
到了小升初阶段,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补课都上不去,可以在学习习惯上找问题。
针对几个有问题的地方,把“车”修一下再上路。会发现,这可比你花几百块钱一小时请家教有效多了!
低年级的孩子,也可以对照,尽早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然越到后面越被动。
不懂如何帮助孩子养习惯的家长可以看看这本书《好习惯带来好成绩》。
书中的学习习惯总结的比较全面,每个习惯的培养方法,也比较详细,参照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