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这条货车通行要道增设3座2.5米限高架(立交高架货车高杆新村)

现场

限高架已完工 将安装反光板

小新村立交东向西匝道上的限高杆

昆明这条货车通行要道增设3座2.5米限高架(立交高架货车高杆新村)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小新村立交位于贵昆路、324国道交会处,这2条国道都是滇西与华东物资互通的必经之路,6轴大货车非常多,同时是本省中小型货车通行要道,也是主城区前往经开区、空港经济区的免费通道,车流量非常大。
22日上午10点,在该立交桥东向西一侧计数,5分钟汽车通行量大约200辆次,货车占25%左右,高度超出2.5米的客车又占5%左右。
初步估计,2.5米限高杆启用后,大约30%的车辆需要从立交桥下方绕行。

小新村立交是一座东、西、北3个方向互通立交。
在现场看到,由西向东上桥,往阿拉收费站方向设置跨度为9.4米的限高架;东向西上桥往贵昆路和小喜村收费站方向设置跨度16.2米的限高架;从贵昆路上桥往阿拉收费站方向设置跨度11.2米的限高架。
据经开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介绍,限高架高5米,预留钢绳悬挂反光板,反光板下方有2.5米的通行空间,为了避免超限车辆误入造成危险,钢绳是柔性的;限高架上方安装遥控伸缩装置,必要时可以通过遥控将反光板往上提拉,让超限的特殊车辆快速通过。
限高架下安装反光板,也是借鉴昆明二环快速系统限高经验,司机在1公里开外就可看见反光板,超限车辆司机可提前绕行。
3座2.5米限高架将于4月25日0点启用。

背景

小新村立交去年初抢修时

就有意装限高架

贵昆路小新村立交由市政府统筹建设,于2012年4月动工,2016年完工通车,因该桥梁完工时未安装限高架,通行的重型车辆较多,仅使用2年多就出现险情,2020年已花费4000多万元进行全封闭断交维护,对交通影响较大。

据2020年初参与小新村立交桥抢险工程的中铁八局昆枢六经部书记钱斌介绍,发现险情后,昆明市交投表示,桥梁出现结构性变化,必须立刻禁止车辆上桥,马上抢修,中铁八局承担的是桥面伸缩缝重建、桥面和底层沥青路面重铺工作。
当时桥面裂缝很大,可以放进一个拳头,而且,裂缝拉开产生了高差,正常行驶的车辆在通过时能明显感觉到轮胎受到很大冲击。
桥梁伸缩缝可以说完全被碾烂,翘起的铁边对轮胎威胁也很大。
“我们承担了近700万元的工程量。
另外,桥梁结构方面的抢险则由其他施工单位完成,当时也考虑过安装限高架,但不知为何后来并未安装。
”钱斌说。

22日,昆明经开区规划建设局、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为了限制大型运输车辆进入高架桥,确保小新村立交桥安全运行,经研究,决定在立交桥主线桥上桥口设置限高设施,限高2.5米,3座限高架4月25日投入使用,请超限车辆提前绕行。

提醒

请小型车、非机动车

让出底层路面供重载货车通行

限高架启用后,小型车辆可照常通行小新村立交,桥上没了大货车,小型车辆会更加安全。
高度超过2.5米的客车,包括中巴车(比如依维柯车型)、19座到50座之间的中大型客车等,这些客车将与“身高”2.5米以上的大货车一起绕行,建议客车尽量从高速公路通行,以减少在小新村立交与重载货车同时通过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东绕城高速阿拉收费站下高速的重载货车,大部分是去往大板桥方向,以及前往盛大、蓝天等几个目前还在三环内的物流城,很难在外围找到更好的绕行线路,长度达18米及以上的重载货车,在小新村立交底层左转、右转匝道行驶时,需占用非机动车道才能实现转弯,这样势必造成立交底层拥堵。
请小型车辆和非机动车尽量让出底层路面供重载货车通行。

延展>>>

司机要警惕限高杆

提前减速避免后车追尾

北向东匝道上的限高杆

除去一些社区自设限高杆,限制货车通行社区内部道路的情况,昆明在公共道路设置限高杆当从南二环高架入口处开始。

2007年,省交通运输厅要求限制货车从昆安高速进入南二环高架,西山区路政大队在苏南立交匝道口设置了2.5米的龙门架式限高杆,但由于一些外地货车司机不熟悉路况或不遵照“大货车请下桥”的提示,3年时间中,限高杆被撞坏6—7次,所幸没造成人员伤亡,只是车辆损坏。
经长期研究,西山区路政在2010年设计出了比较理想的限高杆:龙门架升高到5米,下挂面积2.5平方米的铁板,上面贴上红白相间的反光膜及1平方米的2.5米限高标志,让货车司机1—2公里之外就能看清楚;铁板是活动的,即使货车撞上,翘起的铁板只会碰上挡风玻璃或刮伤车顶,不会伤害到司机;中间一个车道上的铁板加装手动摇起装置,如遇特殊情况,可以摇高到5米。

小新村立交此次安装的也是有反光板的限高杆,但还是要提醒广大司机,4月25日0点起,高于2.5米的车辆不能再驶入小新村立交的3座桥梁。
尤其是夜间行驶,货车司机一定要对前方产生的强烈反光作出反应,而不是按照习惯冲上桥面,还应该提前减速,避免后方车辆追尾。

都市时报全媒体:黄朝红

责编:李冬雨

编审:吴晨萍

终审:李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