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到宣统二年(1910年),开封先后有王应元、穆杏桥、郑国贤等人筹建电灯公司(即电厂),均未成功。宣统二年(1910年)9月,王德懋等筹建光豫电灯公司,也未建成。随后,魏子青、杨少泉和杜秀升等人,集资8万两白银,接收光豫电灯公司转让的部分设备,于宣统三年(1911年)2月建成普临电灯公司。有职工40余人,魏子青为总经理,是河南省第一家商办电力企业。为开化风气,扩大宣传,该公司于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先用小摩电机发电试灯,在鼓楼街东首装一电灯作为广告,每晚观灯者甚多。60千瓦发电机安妥后,容量为16支光灯6000余盏,主要供给居民、商铺、衙署、局所用电。路灯规划,大街50步安一大灯,小街60步按一小灯,共装800余盏,路灯费由各街分摊。
在寺后街的电灯
民国11年(1922年),冯玉祥主掌河南省军政,将普临电灯公司收归官办,经营年余,因缺乏办厂经验,亏损严重,又退还商办。民国21年(1932年),普临电灯公司因资金短缺,请求河南省农工银行资助,农工银行投资5万元,供增购发电设备。民国25年(1936年),又与上海银团协商,借贷10万元(后转作股本),添购300千瓦和80千瓦煤气发电机各1部,这时公司有职工67人,其中工人44人。

在寺后街的电线杆
民国27年(1938年)6月6日,日军占领开封,军管普临电灯公司,改名为十七工厂开封电厂。民国31年(1942年),该厂安装美国制的2000千瓦透平发电机发电,主要供日伪机场、电台等部门用电,同时扩大工商业和居民用电范围。抗日战争胜利后,河南省政府以敌产为名,接管电厂,改为官商合办。后经原投资各方据理力争,于民国3年(1946年)春用18亿伪币赎回敌产,得以发还商办。后经营每况愈下,至解放前夕停产关门。民国37年(1948年)12月,该公司的主要设备有:4部发电机组共计2755千瓦,大小变压器120台,馈电线路2万米,木电杆1537根。另有抽水机2部,车床2部。
开封电厂人员在开会
开封解放后,市人民政府重视电力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先拨款8.28万元(中州钞),棉衣100套,救济困难职工;先后贷款18.5亿元(中州钞),扶植生产。全厂126名职工,日夜奋战,抢修停机年余的2000千瓦发电机。于1949年2月19日恢复市内供电。1950年又修复美国制1000千瓦快装机。是年底,总装机容量达3375千瓦,年发电量346.7万度,照明用户4031户,动力用户15户。1956年新装500千瓦发电机,1958年新装2500千瓦发电机,装机容量达6000千瓦。随着全市新建、扩建的工业企业逐步投产,电力供需矛盾突出。1958年3月,国家水电部投资,架设郑州至开封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年底建成。同时东郊变电站110千伏,1号主变2万千伏安投入运行,1959年11月21日与河南省电网联网,结束了开封电厂独立发、供电局面。
1960年,开封电厂职工在维修发电机
为解决中牟县造纸厂用电,1960年建成中牟110千伏变电站,1号主变5600千伏安变压器投入运行。1960年底开封地区供电量5370万度,其中厂供3454万度,网供1916万度,最高负荷11300千瓦。1964年建成徐(州)开(封)双回路输电线路64公里。同年,东郊变电站投入2号主变31500千伏安,1965年底开封地区供电量达14311万度,比1960年增加62%,最高负荷为28600千瓦。
1972年经省电业局批准,开封电厂改为开封供电局,主要承担开封地区的供、用电任务,从而扭转了长期存在的重发电轻供电和不管用电的被动局面。
火电厂航拍(李忠信摄)
1968年3月,经国家水电部批准,筹建开封火电厂,厂址选在东郊李楼村北。
工人在火电厂机组前合影
第一期工程的主厂房基础,于1969年10月13日破土开工,组织千余人的基建队伍,集中财力、物力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工程大会战。主要采用大开挖施工方法,人造砂垫层,挖深6米,砂垫层约4米,上部为框架结构,预制混凝土墙板。汽机房为钢屋架,安装有50吨行车,以作大修时吊装汽机大盖和转子之用。厂房高43米,全部采用封闭式。1973年4月第一台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974年5月,第二台5万千瓦机组投产,总投资4835万元。
开封火电厂1-4号机组
1977年4月,河南省建委、省电业局联合批准开封火电厂的二期扩建工程。第二期工程,主厂房汽机间也是全封闭式的,跨度33卷钢屋架;锅炉问采用半露天式的,高度54米,跨度38.5米钢屋架。主要设备挂础,下为钢筋混凝土桩,长19米多,用蒸汽打桩机打下,其上部厂房为框架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防护。1977年4月开工,1978年12月建成发电。
开封火电厂1-4号机组(航拍)
自然冷却塔,是火电厂最壮观构筑物之一。该厂用水量很大,为适应工艺要求,循环冷却,节约用水。
第一期,1973年建了两个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冷却塔,第二期,1978年又建了两个整体式的钢筋混凝土冷却塔。在建筑外形上都是双曲抛物线型的。第一期施工的一、二号塔,塔高80米,底部直径60米,容量2000立方米。第二期施工的三号塔,塔高100米,底部直径80米,容积为4000立方米。四号塔是横流式塔,是在长葛县小型横流式塔试验基础上改进的,底部直径92米,高度、容积和三号相同。这四个塔无论从使用的功能上和施工质键上都较好。1973年开始建的一、二号塔,曾有人说,要不了半年就要塌下来,可是时隔10多年,它仍旧傲然屹立,不偏不倚,内部流水潺潺,川流不息,照常运转。
开封火电厂1-2号机组
1978年建的整体式四号塔,设计工艺先进,结构新颖,施工技术优良,曾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这四个冷却塔,像四个人花瓶似的,日日夜夜的水汽,如云似雾,袅袅腾空,景象别致。它是开封市体型火、形式独特的高大建筑之一。
开封火电厂超高压变电站
火电厂烟囱,楚开封构筑物高度之冠。第一期工程的砖烟囱是市第一建筑公司施工的,底部直径8米,出口直径4米,高度80米。第二期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烟囱,是省第四建筑公司施工的,底部直径16米,出口直径5米,高度150米,是开封市目前烟囱高度之冠。
开封火电厂自1973年投产至1984年底,共发电134.88亿度,创产值87872万元,为两期工程基建投资16633.69万元的5.27倍。1985年,该厂有职工175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29人;厂占地面积148778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24782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6788万元。全年发电202166万度,创产值13140万元,上交税金1986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为75220元。该厂重大革新项目有布袋除尘、冲灰管除垢、历磁机安装大复力等,曾获水电部工会、华中网局的粉尘治理奖,并获开封市全面完成计划锦旗。
开封火电厂发电机
1994年以来,厂里实行部室制管理,主业设立发电部、安全监察部、行政事务部、劳动人事部等14个部门。多种经营从主业中分离,成立开封光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下设检修安装分公司、运输分公司、建筑安装分公司、生活服务分公司等17个分公司,另有石油公司和光明旅行社2个子公司。公司的经营范围有:电力设备检修安装与运行调试、建筑安装装修、物资供销、金属冶炼、来料加工等等,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力为本、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强大企业集团,为老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改革新路。
开封火电厂
2000年10月,积极响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1、2机组关停拆除,同时,在原址基础上申报“双高一优”技改工程项目,建设两台440t/h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两台135MW超高压汽轮发电机组。其中#2机组建设于2001年6月正式开工,计划2002年底投产发电,#1机组也通过了国家经贸委的审批立项,该项目是国债投资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它的建成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封火电厂24层家属楼,当时是开封最高的住宅楼
开封火电厂室内体育馆
开封火电厂燃煤喷水防尘
开封火电厂微波大楼
( 冇任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