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通榆聚焦民生短板抓提升,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先后组织实施“拆墙透绿”“拆违打非”“棚改征收”“老城改造”四大专项行动,将生态要素引进城市空间,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扩大公共空间,丰富城市内涵。力争通过三年努力,让通榆人民过上更加“有品位、有尊严、有地位”的美好日子。
“道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坦了,出行也越来越方便了,我们老两口没事儿就出来溜溜弯,心里甭提多畅快了!”韩福祥大爷一边兴奋地回答笔者的提问,一边牵着大娘的手在风电大路漫步。皎洁月色、璀璨灯光、十指相扣的老人,勾勒出岁月静好的模样。
据了解,2020年通榆对风电大路、民主路、开通大路和利民西路4条道路进行综合改造。改造后,道路人车分流、雨污水管线分流、电力通讯管线入地,绿化带、泊车位应有尽有,百姓出行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而历经150天奋战、长1254米、宽32米的风电大路是目前通榆县城内最为宽阔的一条街道。

赢得百姓交口称赞的不只是城市道路综合改造,还有水冲公厕的建成使用。
“到这看看,开开眼界。我不是来上厕所的,就是听说这卫生间建成了,特意过来看看,真的是非常好,我给点个赞!”慕名而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
区别于传统公厕,新修建的水冲公厕一改往昔“脏乱差冷”,座座都配有中央空调、排风系统和热温冷三种温度用水,烘手机、净化开水机、自动喷香机、免费WIFI等先进设施一应俱全,24小时的专人看护管理更是令其始终干净如新,“星级标准”名不虚传。最值得令人称赞的是,每一座公厕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或是青砖红瓦的新中式,或是充满设计感的现代简约风,但无论哪种风格,都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解决了出行与如厕的难题,通榆县委、县政府又瞄准了棚户区与老旧小区这两块“难啃的硬骨头”。
“我们仅用28天就完成了1388户房屋征收任务,完成占比高达99.6%,创造了棚改征收工作的通榆奇迹!”住建局的工作人员一脸自豪地介绍道:“这是改造后的老国税小区,也是我们的年画小区……”
走进老国税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充满地域风情的年画墙与整齐划一的泊车位,楼宇门前围坐着几个大爷大妈在闲话家常,不远处的凉亭旁还有一支中老年武术队正伴着音乐打太极,怡然自得的生活令人心向往之。
姜大爷一边指着泊车位一边说道:“从有这个小区我就住在这了,眼见着小区有变化。党的政策是真好啊!给我们硬化了路面、修了楼宇门,还有排污水的管道,再也不怕下雨天摔倒了,再也不用闻臭味了。”
老国税小区是通榆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进行改造的132个小区,除进行给排水、电气、供热等20余项工程外,还创新性地将本地文化元素融入到改造过程中,依据小区不同的文化底蕴,设计了鹤文化、剪纸、年画等10个风格各异的特色住宅小区。
“改造后的通榆,开门有绿色、活动有广场、游玩有公园,500米之内的生活圈均有绿地相伴……”县委、县政府的承诺在耳畔久久回荡。未来的通榆,定是幸福感、安全感和荣誉感爆棚的新都市,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王星植 通讯员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