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们利用暑假为李窑村老人义务画像。 (资料照片)
“疫散”云开,疫情防控解封后的睢县到处呈现一片祥和的局面。9月7日,在睢县胡堂乡李窑村,扶贫车间恢复以往的运行,工人们忙碌不停;大街小巷、文化广场上,男女老少有说有笑,或健身、或排练节目、或玩耍,尽享世间太平。
“人孝百愿成,家和万事兴。”李窑村支部书记李克成说,过去的李窑村基础设施薄弱,村民头脑不开放,村里产业不兴旺,邻里不睦,婆媳不和,是典型的穷村、乱村。自该村开展“以孝治村、以孝兴村、以孝强村”为主题的孝道文化教育活动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今,该村已成立孝道协会、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孝善文艺宣传队等民间公益组织,举办了64期幸福大讲堂,十五届孝道文化节,使孝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经常保持勃勃生机。
“通过弘扬孝道文化,俺村的村风民风得到根本性转变。”该村孝道协会会长赵学彬说,目前李窑村已有100多户的门口挂上了“孝善之家”的牌子,孝顺儿子、孝顺媳妇、好公婆很普遍。该村的好媳妇杨春丽,她婆母智商较低,不能帮她料理家务,杨春丽经常给婆母洗脚梳头,毫无怨言,对婆母孝顺有加,让婆母成为李窑最幸福的老人;前不久一外村人来我村买树,伐树时把村民李广田家的玉米苗砸坏一片,当买树的人拿钱赔偿时,李广田分文不要,还嘱咐他以后要注意安全,并帮助把树装到车上;村民李广信在胡堂市场上买东西,主动将多找的钱退回;今年麦收时,村民秦玲丽的轿车停放在自家门前,被骑电动三轮的老人不小心撞上,秦玲丽出门不但没责怪,反而安慰老人注意安全;以前打扫卫生给钱都叫不来人,现在,只要村中大喇叭上发出通知,男女老幼只要能抽出身的都拿起工具,自觉到劳动现场……
“近段时间,我们都听村干部的话,在家没有外出,现在听说叫出来了,我们都不约而同到这里来散心。”该村76岁的崔玉兰说,附近几个村庄的村民,十分羡慕我们,还有不少人来我村,参加到娱乐队伍中去。有的村还学我们也开展了敬老爱幼活动。”
该村孝善文化的开展,不仅给少年儿童撒下孝爱的种子,又激活了村民创业激情。该村通过开展争当孝心好少年活动,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四年级学生赵紫怡主动拿出父母给的零花钱,每月捐赠100元给村孝道协会;村民赵国志的儿子才三岁半,在村室附近捡到一元硬币,交给了村委会干部;村民赵国志在外地搞养殖多年,看到家乡的可喜变化,回乡把养殖经验无偿奉献给村民……
“在脱贫攻坚和开展的孝道文化中,让我深深懂得了感恩。”脱贫户李光说。他现在在家创业搞养殖,为了感恩,又开了个孝心饺子馆,定期让该村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用餐,以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谈起今后的打算,李克成表示,要在党的领导下,落实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持以弘扬孝善文化为引领,坚持每周五晚上举办一期幸福大讲堂,每月举办一届孝道文化节,大力宣传孝善文化、党的政策,让村民都坚信:听党话,跟党走,就有永远享不完的福!
本文来自【商丘日报-商丘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