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淇森,一个90后,是临沂城管局照明处一名工人,做高空维修工已有6年时间,晚上发现这楼上有个灯坏了,需要维修,见到他时,他正在一座120米高的楼顶上做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姚淇森说:“要提前系好绳子,然后根据下面的指示,看好人群,慢慢下去。”
系好绳子,绑好自己的身体,姚淇森和工友从楼顶下降到30层霓虹灯损坏的位置,开始修理线路。大概经过了一个小时,终于把这盏灯修好了。随后,他们又去固定脱落的线路。
此时,城市管理局照明管理处景观照明管理科科长王启凯拿着对讲机下达新的任务说:“下面三层,有一段线路脱落,你们固定一下,注意安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就这样,姚淇森和工友在一百多米的高楼旁工作了两个多小时才下来,这还不算麻烦的,有的线路故障甚至需要一两天才修好。
每到夜晚霓虹灯亮起的时候,临沂市城管局照明处的工作人员都要仔细排查灯光照明情况,一旦发现有损坏的,第二天白天立刻安排工人检修,检修的地点基本上都是一百多米的高楼。
王启凯告诉:“我们负责全市两百二十多座的高楼,大约有150座都在100米以上,工人都是高空作业,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只要发现了问题,都要去修。”
姚淇森刚开始做高空作业的时候才21岁,初上高楼还比较害怕,干一行爱一行,他也在努力适应做好这份工作。六年来,他爬过临沂市最高的楼,手上长满了被绳子磨出来的茧子,现在他为自己能修理高空景观灯感到自豪。
姚淇森说:“刚开始不适应,很高,需要培训,现在不害怕了。 克服了恐惧,感觉这份工作有很多乐趣,每天晚上走在临沂的大街小巷,看临沂到处都有我们修理的灯,挺有成就感的。”
编后:
夜晚,临沂主城区的滨河大道、沂河河畔到处闪烁着各种图案的灯光,绚丽、明亮的城市夜色景观背后正是高空维修工人的辛苦付出,他们是城市最美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