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刚口腔(消毒口罩佩戴消毒液诊室)

诊所复工前,备好红外线体温枪、防护镜、手消、含氯消毒剂、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75%酒精等必备防护用品及其它诊疗所需物资,并确定采购周期等。

2 | 公共区域消毒

对大厅、走廊、洗手间、公共区域、儿童游乐室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金属等不耐腐蚀设备可使用75%的乙醇擦拭(至少三遍)。

刘玉刚口腔(消毒口罩佩戴消毒液诊室)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4 | 上岗前准备

对医护人员进行新冠病毒防护培训,并要求全体人员每日岗前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按照防护要求佩戴口罩、手部消毒等;明确开诊后非必须情况下,医护与医护、用户与用户、医护与用户之间保持至少1米社交安全距离。

5 | 更新完善接诊流程

尽量使用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等途径,控制好每位用户预约时间节点,尽量避免多位用户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增加聚集性风险。

6 | 客服人员岗前培训

了解暂未开诊的治疗项目,尽量延迟预约,做好回访。

诊所复工后医护用户防护

7 | 设置预检分诊

前台设立预检分诊点,并为其配备红外线体温枪等、免洗消毒液、个人防护用品。
由分诊台指导所有进入诊所患者正确佩戴口罩,引导进行手消。

使用红外线体温测量设备二次检测量患者体温,若一直呈仍≥37.3℃,判断为发热,应立即隔离并告知相关单位。

8 | 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询问用户及家属,并填写《齿科诊所就诊登记表》:

●湖北省等疫情严重地区旅行、居住、访客接触史;

●新冠确诊及疑似病例、聚集性发病人群接触史;

●发热、干咳、流涕、咽痛、乏力、腹泻、鼻塞等症状;

●多人聚会聚餐;

●与新型感染者同乘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

9 | 接诊注意事项

提前备好第二天预约患者信息(如就诊时间、约诊医生、诊疗项目等),并避免在未消毒时带用户进入同一诊室。

10 | 结账收费

建议结账时,保持1.5米社交安全距离。
为防止交叉感染,尽量避免使用现金结算,尽量选用支付宝、微信等电子付费方式。

11 |预约分流

提前了解用户治疗意向、就诊项目等,并合理分配好各项目就诊日期。
可考虑根据项目紧急程度等方式调整预约。

12 | 取消、推迟预约

统一所有的对外渠道(如微信、网站等),统一宣传“预约制”,线上收集用户信息,并引导用户添加诊所或客服微信,。

13 | 分诊台工作人员

配备隔离衣、工作服,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医用防飞溅护目镜等。

14 | 指导正确佩戴口罩

如有患者未带口罩,请引导用户正确佩戴口罩,并提醒其做密闭性检测。

15 | 指导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如有用户或其家属未带口罩前来就诊,引导用户正确佩戴口罩,并提醒其做密闭性检测。

16 | 引导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

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使用后的纸巾不要随地乱扔,需要丢到垃圾桶,并且立即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17 | 预检分诊台出现发热等用户

在充分防护的基础上按照指定规范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隔离留观室及时隔离,属于口腔急症时,由防护到位的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后续消毒,诊所还需及时提醒用户居家隔离等事宜。

18 | 医护人员上下班途中

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优先选择步行、骑行、自驾、班车上下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不得不乘坐时,务必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少用手触碰车上物品,不用手摸口鼻、眼睛。

19 | 医护人员进入诊所时

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使用手消消毒,若二次复测体温≥37.3℃,向诊所报告,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在线问诊、医院就诊。

20 | 一般诊疗操作防护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医用护目镜、医用橡胶手套,穿工作服、一次性鞋套。

21 | 有飞溅操作时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飞溅护目镜、防护面罩、面屏,穿隔离衣、一次性鞋套,指导用户使用3%双氧水含漱30秒,使用强吸及橡皮障减少污染物扩散。

22 | 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时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橡胶手套、防飞溅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隔离衣、一次性鞋套,如果有条件,可穿医用防护服。

23 | 防护用品穿戴顺序

换工作鞋工作服(如外穿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更换洗手衣裤(如外穿一次性防护服)手消毒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并做密闭性检测)佩戴一次性工作帽(头发不外露)穿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面屏穿鞋套手消毒戴手套

24 | 防护用品脱卸顺序

摘掉手套手消毒摘护目镜/防护面罩/面屏手消毒脱隔离衣/防护服(戴手套的手不触及防护服内侧,消过毒的手不接触防护服的外侧)脱鞋套手消毒摘一次性工作帽摘医用防护口罩手消毒/洗手更换工作服或个人衣服

25 | 手卫生要求

工作期间不戴手镯/手链、手表、戒指等物品;严格落实“两前三后”手卫生原则(两前: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三后:接触病人后,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脱下防护用品及工作服后,务必手卫生;非清洁的手不要接触口、鼻、眼等。

开诊后环境消毒清洁

26 | 诊所内用餐

分餐进食不聚集。
用餐区域、餐桌餐椅使用前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使用前后高温消毒,严禁生食、熟食混食。

27 | 物体表面

牙椅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要贴防污膜,一人一用一更换;键盘、鼠标等使用消毒湿巾或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28 | 诊室地面

每天至少2次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29 | 牙椅水路治疗间

单次诊疗结束后将吸水管浸入1000mg/L含氯消毒剂冲洗30分钟。

30 | 诊疗结束后的消毒

牙椅、边柜等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让消毒液作用30分钟;明显体液、血液污染,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

31 | 诊室空气处理

在易产生水雾、气溶胶的诊疗操作中建议使用强吸及橡皮障;诊疗过程中全程开启空气消毒机(如医用等离子空气消毒器);诊室做好通风,每天早中晚各一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以上。

32 | 候诊及公共区域

使用浸有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抹布擦拭候诊椅、导医台、预检分诊处、收费处、药房窗口台面及玻璃等,每天至少4次;中午及下午停诊后无人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电梯轿厢及按键,并随时观察如遇污染立即消毒。

33 | 候诊区环境

候诊椅至少间隔1米及以上就坐;候诊区醒目标识废弃口罩专用医疗废物桶。

34 | 发热隔离诊室

设置隔离室并保证通风、独立,用于安置疑似、发热患者,并配备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勿开中央空调。

35 | 隔离留观室接诊后

有人时,使用空气消毒机、开窗通风等方式;无人时,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
物体表面、地面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30分钟。

36 | 集中供气系统使用前

应更换各类滤芯滤膜密封器件,对供气全系统全程消毒,可使用臭氧充注空气系统进行消毒灭菌。
单机供气空气压缩机不可放于诊室内。

37 | 集中供水系统使用前

应更换各类滤膜滤芯,供水全系统并进行灭菌消毒。

38 | 治疗台抽吸系统

不论自生还是集中负压的抽吸系统,应增加集污过滤网的清洁频次,确保抽吸通畅。

39 | 集中供气系统使用前

除做好设备的常规保养外,应更换各类滤芯滤膜密封器件,对供气全系统(进气管路、压缩机组、储气罐、输气管路、椅内供气管路)进行全程消毒灭菌,可使用臭氧充注空气系统进行消毒灭菌。
另外,单机供气的空气压缩机不得设置在诊室内。

40 | 集中供水系统使用前

应更换各类滤膜滤芯,供水全系统(供水机组、输更换水管路、椅内供水管路)进行灭菌消毒。
自身内供水的口腔综合治疗台应按设备使用要求进行机内储水罐和管路消毒。

41 | 其它供水系统使用前

氧化电位酸化水或其它含有消毒剂的供水系统,应通过系统检修保养保证系统的有效灭菌消毒能力。

42 | 非独立牙椅诊室

至少间隔一张牙椅安排就诊,并保证口腔综合治疗台水气洁净、增加有效的负压吸引、增加空气消毒器、增加换气量、增加新风及排风、加强诊间和日间消毒,减少非诊疗医患人员在诊室等措施降低空气污染风险。

43 | 医疗废物处理

医务人员佩戴的医用口罩等一次性防护用品放入医疗废物桶,不得带出诊室。
对于疑似和确诊病例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规范,红色标识“新冠医疗废物”。

44 | 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

检修已有的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
若为中央空调,需了解中央空调类别、供风范围、新风的取风口等信息,系统评估是否可以开启中央空调。
做好系统管路清洁消毒,更换滤膜滤网。

45 | 口腔医疗综合管线

保证管线路通畅,管道无腐蚀破损,管路密闭无泄漏,管线地沟无漏液积水,天花板无浸水塌落。
下水管路无向室内开放的气体泄露点(如下水接口不密封,下水无存水弯)。

46 |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日产日清,严格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做好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每日下班前诊室内的医疗废物全部清理运出,诊所内在24小时内转出,转运之后使用1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医疗废物暂存点,处置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47 | 治疗台抽吸系统

不论自生负压还是集中负压的抽吸系统,应增加集污过滤网的清洁频次,确保抽吸通畅,尽最大可能地减少治疗过程对治疗环境的污染。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