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怎么节能减排 这个浙企花十年“死磕”供暖技术(供暖技术居民民居浙江日报)

北方供暖季即将到来,当下煤价高企、用能紧张,怎么实现保供又节能?近日在山西文水县,杭州云谷科技公司生产的近20000台热计量箱进入居民家中。
产品将支持每户按计量收费,实现居民自主调温与建筑节能,预估每户每年将减少1吨碳排放。

作为一个南方人,杭州云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丁云一头扎进北方供暖的科研里,带领团队研发了全网平衡、流量传感器、室温软测量和表阀一体等关键技术。
目前,团队已拥有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还制定出《平衡热量表》行业标准。

公司内的“专利墙”。

民居怎么节能减排 这个浙企花十年“死磕”供暖技术(供暖技术居民民居浙江日报)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北方地区,一般按照房屋面积收取集中供能的费用。
“会有20%-30%的浪费,是比较严重的。
”丁云说。
如果热可以像水电气一样,按照计量收费,就能提高居民节能的意识和动力。

早在2000年,建设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核心就是推进供热实行计量收费。

业界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缺乏较高实用性的热计量工具。
2010年,丁云听热电厂的工作人员说起,进口的超声波式计量表出现“水土不服”,如果2-3年不清洗,将会有80%以上检测不合格。

“既然有技术难点,就是我们的天下。
”他燃起了研发的热情。

云谷科技的核心产品与技术示意图。

用于工业的电磁式热计量表能够解决问题,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我们采用了新材料,同时把阀门集成了。
”丁云及其研发团队采用新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结构形式,将产品寿命延长到10年,并且实现了价格平民化。

另一个问题是,不同社区和楼道的管网流量并不均衡,管路进门后只有开关阀而没有控制阀,都让居民无法精准调节温度。

为此,团队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算法上不断迭代更新,搭建智慧供暖平台。
“先在全区域粗调,让每家每户管网流量基本一致。
再让居民自己调。
”丁云介绍,“拿起手机app就能调度热源。

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与科研,到2019年,最新一代“平衡热量表”技术终于成熟。
在长春的试点项目中,试验人员将小区划分成三组,一组为对照组,二组按热计量收费、自主调节,三组由系统来调节,结果显示二组节能34%,三组则节能21%。

“热计量和系统调节都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居民对热计量的认可度也很高。
”丁云说。
团队正在研发更加精准的智慧供能技术,来实现不同房间的调节自主性。

2018年,云谷科技入围国家发改委认定的18家全国重点能源资源节能示范项目,去年则拿下了《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作战计划》的招标项目。

“曾经有专家测算,中国的建筑总能耗要比欧洲高出2倍。
”丁云认为,从建筑节能入手,正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突破口。
其中,公共建筑的供能方案已经较为系统和科学,更加准确来说,居民建筑将有一定的节能空间。

从一系列数据可以感受到居民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单一行业来看,碳排放量最大的是汽车,供暖排第二。
”他介绍,集中供暖约占北方地区总能耗的四分之一,占到全国整体碳排放的12%;与南方居民分散的制冷制热相加,将占到20%左右。

当前,中国平均每户居民一年碳排放约为6吨。
“我们的目标就是每户每年减少一吨碳排放!
” 丁云充满信心。

【浙江+】

丁云,工业自动化领域专家,现浙工大教授,199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留校在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作,同年成为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中控技术的核心创业团队成员,任主管技术的总工程师。

2012年10月,创办杭州云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并主持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等重大项目,2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次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著有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