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远方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笔者从2010年,接触汽车行业,有幸师从于昊老师7年之久,做过零售店+管理咨询。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河南一家豪车专修企业工作,至今2年有余。
![年产值超1500万,它是怎么做管理的?(管理专修城市年产值员工) 汽修知识 年产值超1500万,它是怎么做管理的?(管理专修城市年产值员工) 汽修知识](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1141958172154279875670.jpeg)
所在公司在焦作市有3个店,一大(豪华车)、1小(中端车)、1筹建(快处快赔),员工近50人。在济源市1个店(豪华车),20余人,去年综合年产值1570万,公司主营业务保养、维修、钣喷。
公司前期以技术起家,从“强”到“大”,是从原始的疯狂井喷时代到井然有序的管理运营的蝶变。
在4、5线的城市,管理运营是比较陌生和疏远的名词,而通常的店铺,老板就是管理者的代言人,老员工就是店经理的代名词,至于方法技巧和文化,并不能够得到所有老板们的青睐。
而这家的老板,嗅觉敏感,在合适时机,跨地区开了豪车专修至今有6年,所以对管理运营,格外重视。
笔者两年多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销售管理、促销管理、员工管理、顾客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
很多门店都有运营管理,但问题是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实实在在的落实下去和坚持下去。笔者决定把个人从事2年多豪车专修管理运营的感悟分享出来。
一、销售管理
要制定月度、年度销售目标,有数据的门店可以直接做销售预估,没有数据的门店做2-3个月的数据积累再做预估,逐渐完成数据的完整度和准确性。
同时,任务分配到SA和各班组,召开周会月会进行总结分析。4、5线很多门店有业绩没数据,有数据没分析,数据分析才是公司彻彻底底的体检。
数据收集与分析分为几类。
财务数据: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应收应付款、费用、成本、毛利率、净利率、工资、班组人效、同比增长率等。
业务类的数据:总进店台次、新老顾客数量、0消费台次、保养、易损、维修等台次及金额、单车保养单价、车辆平均单价、钣喷与机修营业占比变化等。
管理数据:全员的迟到次数、请假次数、入职离职的具体数量、店内班组的内外返处罚记录,SA接车数量及金额,班组维修台次及金额。有提成的养护项目数量金额统计及个人销售统计。
而这些运营分析会议,我们则从年度分解到季度召开。
而预估,则是每年要以固定的增长比例逐年逐月提高,分配到每一个服务项目里。
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店的通常做法,左边裤兜是支出,右边裤兜是收入,右边的钱比左边多就可以,至于为什么多,多多少,无关紧要,而数据分析,离他们好像更远。
二、促销管理
现在市场上非常流行集客引流,引爆燃爆朋友圈和门店。而对于笔者所在的4、5线城市豪华车的促销,并不会起到前簇后拥的局面,门店只要定位在专一的高端车维修,服务的当然是非富即贵的高端群体,北上广的奔宝奥就是一个汽车,而小县城的奔宝奥不但是汽车,还是一个身份,车牌号+手机号更能彰显。
所谓的促销,只是店铺对很少一部分客户进行例行公事的回馈。有则不多,没有则不行。所以我们只有简单的机油预存和抽奖,也不赞同从价格上去引流。也算是佛系的促销了。
排队、转发、点赞、对于一些“大神隐者”们,完全不会在意你送的什么。更不会转发,如果转发了,他的通讯录里的大咖们如何看他?
顾客主要分为:核心客户、忠诚客户、游离客户。还有一类客户则是:佛系客户,一切活动和他无关紧要。他也更喜欢佛系的SA接待,做好每一次服务和价格协调。
三、员工管理
80后工作,注重的是感情,90后工作,注重的是心情。钱不是万能,“包”也不能治百病。他们想要的是一个爽,工作爽了才长久,不爽了就回家。大城市退一步海阔天空,小城市退一步....我到家了,所有的委屈和压力,并不能化为奋斗的动力,因为,他们知道,公司2里地的方向就是他的家。
当然,这是个例。我们要做的是把企业做成当地有影响力的,有感情有温度的公司。
调整团队:先告知标准、再考核测评、面谈、观察、再谈、再观察,辞退/开除。
在“改变”的这个字眼里,笔者遵循: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人品不正,再多的保证承诺谈话都是在浪费感情投入。
而对于可培养之人,关注的不止于工作,还有生活,谈生活,能走进内心,谈工作,你就在心门之外,先安居才有乐业,小城市淋漓尽致。
地域内的员工流通基数,决定着你的管理是否刚硬,快刀斩乱麻,刀是够快,麻却只有乱麻,都斩了连乱麻都没了!
只能边种边斩。
四、顾客管理
这类城市的顾客,能让你管理的顾客不再是顾客,而是朋友。不让你管理的顾客,那依然是佛系的顾客,而我们仍然是要按照消费频次和消费金额。
根据ABC三类保养,来查询出这些优质和忠诚的客户,赠送一些礼品和季节性的增值服务:
冬天的玻璃除雾,夏天的玻璃镀膜除水,雨季的天窗养护,节假日的制动养护,保养的机舱清洗,进厂车辆的洗车服务等等,坚持做下去才是难能可贵的。
说一下回访,则是整个服务流程中的终端环节,没有回访,一切服务品质等于未知,很容易进入自我陶醉的境界中。
当然,回访中能够接电话聊几句的实属难能可贵,这在接待时就要提前做好询问以及备注。
回访:问候礼仪/修理/定价/时间/清洁/交车/其他,三天回访,分颜色标准这些回访结果,发到工作群里,如有投诉,找出接待和车间维修班组进行核实处理。
PS:电话、微信,短信,都不如面谈,但对于服务的小瑕疵和缺陷,很多客户并不一定能够当面指出来,能当面指出来的肯定就是投诉了。所以,关系熟络的客情回访,尽量是不要熟悉的SA做。
五、运营管理
这个运营管理中,包含着众多的内容,挑常用的说:
流程类:员工离职入职流程、7天老带新流程,各岗位日工作节点流程、SA接待流程、交车流程,会议流程(晨、夕、周、月)财务报销流程,车间作业流程、车间安全日检查流程,员工生日会,优秀员工选举,季度、年度运营分析会。
制度类:大体是店内制度+人事行政制度+员工福利规定。
培训体系搭建:填写培训需求表——整理分类——内训&外训。
培训需求整理:初中高的技术类、管理知识类、文化类。
内训:挑选培训讲师——做培训计划——挑选受训人,发布通知,培训签到,试题和实操考核,记录分数存档。
外训:寻找合适的培训机构,包括运营类+技术类+标准的流程类,外出参加,归来分享,改良使用。
案例分享会:SA销售案例分析+分享总结,车辆诊断和维修案例分享+记录。这些平时都是在夕会环节完成的。我们中间也举行过服务顾问比赛,是根据不同车型年限和公里数来随机抽取,接待,可以按照流程走,顾问,是要靠专业知识发现、挖掘。
月报月计划:各店店经理、前台经理、车间主任,月末提交下月重点的工作计划,按照5W1H的格式(内容、谁来做、在哪做、何时做、为什么做、怎么做)提交。
周报周计划:按照个人的月计划重点工作,分解为4周的周工作计划,每周一汇报,对于重点工作进行承诺,以红包形式体现,做完的工作,以提交记录照片视频为依据。未完成,下周继续承诺,红包金额翻倍。
店铺检查:根据店铺检查表来对每个店的具体管理工作考核,每月进行抽查,对问题记录与店经理进行沟通,问题照片发放各店微信群。实施绩效的话,可以在绩效工资中体现。而我们,绩效考核只是针对车间主任开始实施。
运营的结果是一种表象,是靠现象呈现,做与不做是看的出来,而各类的制度可以不用,但用时候一定要有,为的就是有据可依,打消疑虑。
六、人力资源工作
对于小城市的人力资源,选用育留其实是混乱的,城市等级决定着人才的多少和高低是一点没错的。
招聘,无非就是从专业对口的学校、当地人才市场、58、转介绍等,再高端的智联、猎聘就显得不对等了。很多应聘者不能准时到岗,原因很简单:今天天气太热了,我不想去,一句话,就会感觉到,兜里有钱,锅里有饭,家里有矿。他们主业是生活,副业才是上班。
所谓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他们面前显得一文不值。商场卖衣服,能挣2500,进工厂3000+,干汽修,人多事多,客户难伺候,专业知识太多,学成的周期太慢,条条框框一大堆,给我一个爱上修理行业的理由?我说,这样的环境,能让你成为一个更自律和上进的技术人,将来出去“家就在这,我去哪”,几句话,就愉快的把天聊死了。
焦作离郑州80公里,面对这样的市场竞争,人往高处走,毋庸置疑,多数人会留在省会城市,拼尽全力去安家落户。我们想要获取各种专业的人才,是比较难的。
只能是从目前的人,培养教育栽培,留为己用。但技术类的还要考虑,随便一个成熟的技师,在这样的城市都可以开一个门店,每平20~50元之间的房租,总会找到合适的。
一个工位、一台举升机、一个技师,一个媳妇收钱,这店就成了。甚至这个店,就开在了你的对面。你又能怎样?你少了员工和客户,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至于你想把这样的对手店干死,除非他自己不干。
笔者公司目前人员整体稳定,流动率几乎为0,但又深感到责任和压力。
七、企业文化
一个小城市的修理厂来说企业文化,总感觉有点夸大,但又没有什么好的名词去代替,我对企业文化的通俗理解:就是老板和员工创业期间留下来优秀的传统习惯和作风。
用文字解释:
表层的器物文化:统一logo的门头、旗帜、工装、工牌、装饰、纸巾和纸杯、车间口号等。
浅层的行为文化:员工之间的礼貌用语、上班中的行为举止等。
中层的制度文化:各种制度的落实,对员工的沟通、关怀、激励、发展等。
高层的精神文化:是一种肯吃苦、肯钻研、不抱怨、不妥协、不放弃的创业精神。
一个店的时候,老板是百分百的精神化身,2个店就会分掉一半,3个、4个...而这种精神也会随着时代转变,主力人员变化而改变。或者更多的寄托在门店的店经理身上,或者老员工的身上得以传承。
对于企业文化,我们也没有什么逼格,目前只能做一些聚餐,外出游玩的团建组织,每周六日员工晨会做游戏互动等,每月优秀员工评选、每月生日会召开、每年的优秀员工和几个店的年会联欢。或者来一把刺激的民主生活会,面对面的指出每个人的优缺点。
让员工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这是我们小城企业盈利发展的动力和社会责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店铺转型,在笔者看来就是一种管理的渗透,需要持久性“渗”,才会有深度的“透”。一个“潜”字,是你切入企业的方式,一个“润”字,是你影响团队的手法,“无声”,是你在团队中的存在感。
所有的企业,没有让人头疼的裙带关系,就是明智。
有裙带关系的,围绕工作努力配合,就是明理。
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共同成长,才有明天。
我想我们就是如此,在这座小城,显得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