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时间为2020年10月30日起至11月5日止,如对被公示人员有异议,单位和个人均可来信来访,向身边好人评审委员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反映。
地址:曲靖市麒麟区文昌街67号市文明办综合科;邮编:655000;联系电话:0874-3124374(传真)。
附件:2020年三季度“身边好人”入选名单
曲靖市文明办
2020年10月30日
2020年三季度“身边好人”入选名单
一、助人为乐(4名)
孙宁生 曲靖市麒麟区茨营中学图书室管理员、茨营镇示范小学校外辅导员
李正金 曲靖市马龙区鸡头村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公室主任
杨树忠 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大路小学教师
周关存 曲靖经开区西山社区上中屯居民小组居民
二、诚实守信(2名)
周奕男 曲靖市陆良县红伊食品厂法人代表
施金花 曲靖市沾益区金成南方家居法人代表
三、敬业奉献(6名)
黄周峰 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茨营派出所民警
毛永飞 曲靖市麒麟区南苑小学副校长、工会主席
范正春 曲靖市富源县公安局营上派出所教导员
王晓亮 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员办事处二级主任科员(会泽县以礼街道以礼社区驻村干部)。
沈卫祥 曲靖市宣威市西泽乡新建村委会党总支书记
何 诚 曲靖市公共汽车总公司驾驶员
四、孝老爱亲(3名)
向会英 曲靖市陆良县千佛丝绸厂工作人员
何 柳 曲靖市罗平县九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费员
王鸿岗 曲靖市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
孙宁生同志先进事迹
孙宁生,男,1951年1月生,曲靖市麒麟区茨营中学图书室管理员、茨营镇示范小学校外辅导员。
孙宁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从教30年,为了改变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学条件差,师资缺乏的现状,他决定不要报酬,退休后远离家乡去支教。
2011年1月,年满60周岁的孙宁生来到曲靖,经过调研考察,他留在了麒麟区茨营中学,用个人住房公积金38000元建成52平方米的图书室;在南京师大附中、南京一中等学校的网站上号召学校师生们为云南山区的孩子们捐出自己的图书,仅两周募集8000多册图书、杂志。
2011年至今,孙宁生联系了400多位爱心人士和几十个社会团体,采用一对一方式资助茨营贫困学生和孤儿230人读完初中。
10年时间里,孙宁生筹集的助学款总额超过30万元,筹集了约1500本《新华字典》《英汉词典》以及圆规、书包、作业本等文具,发放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学生。
孙宁生说,只要身体还允许,他会继续在曲靖支教,践行自己十年前的理想:甘作烛光为乌蒙山水添光亮,愿化春雨替曲靖大地育人才。
李正金同志先进事迹
李正金,男,汉族,1977年12月生,现任曲靖市马龙区鸡头村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公室主任。
扎根基层近二十年,李正金一直把“是不是对群众工作热心,是不是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
在出色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10余年坚持义务献血4800毫升;先后为14名孤儿争取爱心人士资助10万余元,把救助资金和物资第一时间送到孤残儿童手中,并做好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他发挥工作优势,以募捐的方式帮鸡头村街道盛家田社区大凹子苗族贫困村建起了藏书达500余册的爱心书屋;他热心公益,为当地贫困群众募捐了大量的衣物及生活物资,积极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助力脱贫攻坚。
杨树忠同志先进事迹
杨树忠,男,汉族,1965年6月生,富源县竹园镇大路小学教师。
杨树忠数十年如一日用善行义举帮扶孤幼残弱和所有他教过的学生。
1982年当民办教师时,每月才15元工资,他都会挤出一两元来钱买作业本、铅笔、橡皮等奖励和鼓励学生;多年来,他把教育部门和镇政府给他的奖励资金、自己的工资和家庭的收入累计60000元,用来买奖品和发奖金以激励自己的学生,教育教学成绩优异;1999年,为帮助群众解决出行难题,他省吃俭用筹集资金修建了故麻村至大路老村委会水泥路250米,并建了一座长2米、宽1.8米的小桥1座;为改善村里人居环境,他个人出资打扫村内环境卫生,多次支付垃圾运输费,受到群众好评。
周关存同志先进事迹
周关存,女,汉族,1954年9月生,曲靖经开区西山社区上中屯居民小组居民。
2018年9月21日上午10点左右,周关存经历了一件看似平常却改变了一个孩子命运的大事。
周关存同往常一样在三江大道味源小区门前段打扫卫生,不远处有一个2岁左右的小男孩在独自玩耍,旁边没有大人看管。
当她倒完垃圾再关注小男孩时,发现一个年轻女子正把小男孩夹在腋下,步伐匆匆地朝前走,不远处停着一辆面包车,刹车灯还亮着,车门还是开着的。
她觉得事情不对,猜测是人贩子抱走孩子,急忙丢下手里的工具,边跑边喊:“快放下我孙子,你要抱他去哪里!
”那名女子听到喊声后,跑了起来,周关存继续追赶,女子回头对她说:“你别多管闲事,是想找死咯。
”周关存急中生智,大声喊儿子的名字:“小伟,赶快过来,你儿子被人贩子抱走了!
”那名女子一听,便丢下孩子,开车仓皇逃走了。
周关存抱起惊魂未定的孩子,一边安抚、一边责骂人贩子丧尽天良,闻讯赶来的孩子妈妈激动得大哭,跪谢周关存。
周奕男同志先进事迹
周奕男,女,汉族,1962年11生,陆良县红伊食品厂法人代表。
1986年初,周奕男用手推车拉着花生走村串寨去换谷子、换玉米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因为诚实守信,她的生意越做越大。
从事经商的30多年,她一直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一直感念长期与她合作的新老客户及供应商,从不欠合作者一分钱;在经营过程中,从不短斤少两,童叟无欺,遇到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她都热情地送给他们一点米线,从不收取一分钱;村里老年人要建活动中心,她无私地将自家老房子捐献出来作公益活动,平时也积极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捐赠活动,每年解决农村劳动力50多人,实现销售收入600多万元。
施金花同志先进事迹
施金花,女,汉族,197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沾益区金成南方家居法人代表。
施金花初中毕业就辍学成了家里的劳动力,十九岁开始学习做生意,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创办了金成南方家居。
她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经营项目,本着诚信经营、以质量求生存、以友善求效益的宗旨,她的商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赢得了业界的口碑。
同时,她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学生,为条件艰苦的学校捐赠10余万元的物资,为身边的老人、残疾人、贫困户捐款捐物10余万元。
2018年施金花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2019年被表彰为第五届沾益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黄周峰同志先进事迹
黄周锋,男,汉族,1986年8月生,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茨营派出所民警。
2020年3月11日下午,黄周锋外出办案,路过阿诗玛天桥时,看到一名女子骑在10多米高的天桥护栏上,一名交警站在桥上耐心的劝导女子,黄周锋意识到她可能要轻生。
此时正值交通晚高峰,车流量大,黄周锋让同事拦停桥下行驶的车辆,他小心翼翼从天桥一侧楼梯走上天桥,缓步接近女子,交警同志默契地配合黄周锋说:“你看着我这边,赶快下来,下来再说。
”吸引住女子的注意力。
黄周锋抓住时机,冲向女子,飞身一跃将她牢牢抱住救了下来。
救人现场的街面监控和交警的执法记录仪视频记录了整个救人过程,麒麟警方抖音发布了黄周锋救人的视频,视频一经发布,受到广大网友关注,播放量突破1000万,7万多人点赞。
2019年以来黄周峰主办了吸毒、殴打他人、赌博及为赌博提供条件等各类治安案件30余件,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0余件,抓获违法犯罪分子50余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有效净化了辖区治安环境。
毛永飞同志先进事迹
毛永飞,男,汉族,1980年2月生,麒麟区南苑小学副校长、工会主席。
从南苑小学建校以来,毛永飞在学校建设、招生、选人到教学楼一纸一物、一事一修,事无巨细,认真负责。
经过不懈努力,南苑小学逐渐发展壮大,现有教职工100多位,学生1800多名。
担任副校长职务的他同时承担教学任务,挂任学科组长,抓教育教研,忘我工作。
毛永飞勤于钻研,教研业绩出硕果。
2014年被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授予“国培计划2013优秀学员”称号;2015年在云南教育厅组织的云南省科技体育模型培训活动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2016年在麒麟区总工会组织的云岭职工跨越发展先锋创建活动中被评为“学习创新”先进教师”;2017年12月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组组织的“中华文化习养实验学校”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2018年带领学校课题组完成并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组《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价值教育的校本化研究》总课题组的“中华文化习养实验学校”基地实验校。
范正春同志先进事迹
范正春,男,汉族,1980年4月生,中共党员,富源县公安局营上派出所教导员。
2005年,范正春穿上制服,走上了坚守山乡、服务人民之路。
15年来范正春自学彝语、扎根“安康大地”(彝语),送证上门10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600余件,抓捕收戒吸毒人员200余人,参与破获零星贩毒案件30余起,抓获零星贩毒、非法持有人员5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300余克,侦破各类盗窃团伙案件30余起,破获各类案件300余件;社区警务工作中,把户籍管理办法引入对牲畜的管理,为牲畜建立档案,守好群众的“半个家当”。
创造了“三勤四记五坚持”和“三先六要”基层警务工作法。
范正春2008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基层基础工作标兵”,2009年被评为“曲靖市十佳社区民警”,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1年被富源县公安局嘉奖并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富源县人民政府评为政法工作先进工作者,2013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14年被评为年度优秀公务员,2015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王晓亮同志先进事迹
王晓亮,男,汉族,1986年2月生,中共党员,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员办事处二级主任科员,2018年2月到会泽县以礼街道以礼社区驻村。
王晓亮扎实推动单位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抓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督促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积极协调小组活动中心建设资金200万元,推动九组活动中心建设完工投入使用;他翻越山路实地查看白坡自然村管引工程,协调7万元投入工程建设,解决了该村群众(236户750人,其中贫困户49户167人)用水难问题;协调13.95万元完成以礼小学围墙粉白、图书室等8个功能室的改造、100套学生课桌凳、4个文件柜的采购,有效改善了小学的办学条件;协调2万元在小学门前及校园内安装太阳能路灯,解决了师生早晚“摸黑”进出学校问题;争取4.75万元为62名贫困在校生发放助学金,有效缓解学生家庭负担;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整合单位帮扶资金5万元为五组活动中心新建了社区首个冲水公厕,积极争取60万元新建3座卫生公厕……
王晓亮扶贫成绩突出,荣获会泽县“最美扶贫干部”、曲靖市“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等荣誉称号。
沈卫祥同志先进事迹
沈卫祥,男,汉族,1973年12月生,宣威市西泽乡新建村委会党总支书记。
沈卫祥任新建村党总支以来,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玉米制种等特色产业,将河谷区1500余亩土地集中流转,引进宣硕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猕猴桃1000余亩和寿桃300亩、云南种业集团种植玉米制种200亩,村集体成立宣威市弻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辣椒260亩,建设年出栏一万余头生猪养殖小区,让群众收入倍增、村集体有收入,累计带动79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等方式,并通过多种生产经营模式,与贫困户建立合理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贫困村至少有1至2个主导产业,贫困户至少有1至2个产业增收项目的目标;组织不能外出务工的闲散劳动力、易地搬迁点迁入的贫困户劳动力到基地务工,使原来种粮农民变成种地的产业工人,每天有50-100元工资收入。
沈卫祥连续五年被西泽乡党委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支部书记”,2020年被评为“云南省百名好支书”。
何诚同志先进事迹
何诚,男,汉族,1969年2月生,中国共产党员,曲靖市公共汽车总公司一分公司驾驶员。
二十多年的驾驶员工作中,何诚把十米车厢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
在1月底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为了保障市民出行,公司发出自愿请战书。
何诚说:“这个时候我们党员不冲上去谁冲上去!
”果断报名参加。
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何诚在上班时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记下行驶途中的故障现象,不把故障车留给对班驾驶员;询问学习车辆部件的维修方法,提升车辆维护技能。
用诚心的微笑、优质的服务赢得乘客信赖。
何诚先后荣获先进生产者、曲靖市公共汽车公司“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党员示范岗、201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向会英同志先进事迹
向会英,女,汉族,1970年4月生,曲靖市陆良县千佛丝绸厂工作人员。
向会英自嫁到王红宇家中,就一直和公公婆婆一起居住。
因丈夫在外地上班,25年来向会英一个人承担起做饭洗衣,照顾老人、料理孩子的家庭责任。
屋漏偏逢连夜雨,几年前,向会英的婆婆因中风卧床,在老人生病期间,向会英和丈夫一直守在床边悉心照顾,亲力亲为地帮婆婆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等。
因为患病,老人们胃口不好,向会英总是费尽心思,迎合老人们的口味,不重样地给婆婆做饭菜,让婆婆吃好。
向会英常对丈夫说:“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
孝顺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
何柳先同志进事迹
何柳,女,汉族,1973年6月生,曲靖市罗平县九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费员。
2014年,何柳脸上莫明奇妙地出现了溃烂,经医生诊断,她患上了红斑狼疮,开始了长期的服药治疗。
更雪上加霜的是,2015年,何柳丈夫乔永林出现了四肢无力病症,经多方诊断,查出是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
从此,夫妻两人需要支付大量的医药费用。
随着病情逐步加重,乔永林生活无法自理,失去了工作能力,何柳婆婆年老体弱,整个家庭的担子全都压在何柳身上。
何柳没有退缩,她带着丈夫,更加卖力地工作,不敢有一点松懈或怠慢。
上班时间她把丈夫带在身边,一到下班时间,就给她丈夫喂饭、帮他洗脸……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东挪西凑、到处借钱,最后负债累累,她把房子卖了来还债,并且一直用药物来延续丈夫的生命,直到最后一刻。
几年间,她似乎忘了自己也是病人,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整个家庭。
王鸿岗同志先进事迹
王鸿岗,男,汉族,1974年12月生,现任市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
2009年,王鸿岗的母亲确诊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2011年,王鸿岗的父亲被查出了胃癌晚期,采取了开胸治疗。
2014年5月,母亲再度昏迷住进重症监护室,虽然多家医院会诊后都建议放弃对母亲的治疗,但王鸿岗一直坚持对母亲的医治、陪护。
每一年,仅母亲在重症监护室医疗费的自费部分尚需20余万元,为此,王鸿岗卖了所有房子,带着年幼的儿子租住在40平方米的旧屋子里。
2016年父亲去世,王鸿岗把对父亲的爱和思念,倾注在对母亲的呵护照顾上,除非是工作上实在走不开,每天下午王鸿岗都到医院照顾母亲,陪母亲说话,帮母亲洗手、洗脸、擦拭身体……直到2020年10月母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