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百香果的故事
今年暑假,项迎雪跟随团队前往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彝族傣族自治县推广普通话,她一路长途跋涉,换乘飞机、大巴,跨越2000多公里到达目的地。提到本次社会实践最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情,她描述道,“当时在教一个留守的彝族小女孩绘画时,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我,‘姐姐,你们是从济南来的吗?济南是什么样呀?我从来没有出去过我们的山村...’听到她的话时,我心头一酸,我意识到我正在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蜿蜒的山路阻挡不了她前行的脚步,即将离开时小朋友们赠送的芒果百香果却永远成为了她对这大山的羁绊。

项迎雪说,她做社会实践,并不是为了什么奖状或证书,“我就想着做一点真真正正的对社会有用的事,这是我的初衷”。从队员到领队,从院级到校级,项迎雪一步步走过风雨,在经历风雨的同时亦将其作为基石,磨炼出更棒的自己。“苍穹不负少年意,岁月不枉赶路人”,勤勤恳恳的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两年来,项迎雪荣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校级优秀个人、校级、院级优秀服务队、校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一步一个脚印
社会实践突出的项迎雪坦言,自己在学习方面并不是一个天赋型选手,刚迈入大学校园时,她一节课几乎什么都听不懂,第一学期考试的成绩也不理想。成绩的不如意与自己要强的心理形成巨大落差,然而她不甘心就这样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她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啃书本上的知识,不懂的就去一点点请教老师,你可以在图书馆看到她坚实的背影,也可以在教室看到她一学便是从早到晚,你还可以在等待摆渡车时看见她匆忙地闪过。在翻书页的间隙,项迎雪看到的不仅仅是最终的学习成果,更是抬首眺望时窗外湿漉漉的草地和风雨中飞舞的树叶,这一切都是她成长的见证。就这样慢慢地去用时间与勤奋攻克自己的难关。终于在大二下学期期末中取得巨大的进步,专业排名直升30余名。
“大家只要20分钟就能做完的事,我可能需要2个小时”,项迎雪这样说,“有些东西可能真的很难理解,但只要慢慢弥补,终会跟上前面的步伐”。因此项迎雪用她的努力获得了“山东建筑大学优秀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昆仲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小目标,大收获
“慢慢来,比较快”是她的人生宗旨。一步步扎根去走,一步一步徐徐而行。项迎雪说自己有一个用来记事的小本子,她会将自己要完成的工作看成一个个小目标,再把它们记在本子上,只要完成一个小目标,就会给自己一些小奖励,请自己吃顿大餐,抑或是奖励自己早点休息,只要让自己觉得这段时间的付出有所收获,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进行起来就没那么困难。除此之外,项迎雪还敢于尝试,突破自我。“我一开始只是打算当个陪跑,比起获奖,更多的还是想看看周围的人是多么的优秀”,项迎雪这样说道。在昆仲奖学金的答辩中,项迎雪抱着最坏的结果,努力地去尝试。比起结果,她更在意的是如何向周围的人去学习,去不断完善自我,不会因为结果如何,而去放弃。于她而言,任何困难都只是一个关口,而不是尽头。
从大一入学到现在,项迎雪一步步走来,她长达三百余小时的志愿时长、参加过的各种学科专业竞赛、参与过的大大小小的社会实践,都令她变得越来越好。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如今已经大三的她,在面对未来学业就业选择的分岔口时,她坦言道,“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我想我的人生亦是如此,我不会把它拘泥于一条路,只要我向前走,哪里都是路。”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 文字:李梦 杜春松 邵睿熙 采访:李梦 杜春松 邵睿熙 曹颖 李宇涵 摄影:艾孟祺 编辑:李明航 秦思蕊 责编:王建华 主编:张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