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一:非同级也能撞?
在某媒体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实验过程中,东风风行T5L和奔驰Smart Fortow两款车型以64km/h的速度进行车身正面50%对撞,并根据车身变形程度及假人伤害数据进行评价。碰撞测试完成后,两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质量更轻的奔驰Smart被撞出较远的距离。从整体外观来看,风行T5L的溃缩程度较小,驾驶舱较为完整,只有B柱上方发生轻微凹陷。而Smart看上去很长,A柱严重弯曲,驾驶舱入侵严重。
从表面看,貌似自主品牌占了上风,可只要是上网搜一下就知道,在C-NCAP的成绩中,奔驰Smart Fortow的评定星级要高于风行T5L,而且一台中大型SUV和一台微型车相撞,所出的结果真能"以理服人"吗?

本着真实客观的原则和态度,我们对于两车"相撞"这件事采访了业内专家。
客观来讲,视频中碰撞测试所使用的车辆和测试线的确真实有效,并没有人为干预。而按照物理规律来讲,确实车辆越大,质量越大,在碰撞时会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核心问题是,之所以用车辆之间的碰撞来代替以往车辆与固定变形壁的碰撞测试,是为了可以真实模拟交通事故,从而创造和谐的交通环境。而且从专业角度来看,车辆之间的碰撞测试并非随便选两台车就可以的。首先,需要选择测评成绩为同星级的车辆,且所选车型不能有太大的侵略性,如此才可以得出客观的碰撞结果。
而视频中的两台车在C-NCAP中并非同星级,质量也有所不同。因此,视频中只是针对两车碰撞后的结果做了分析说明,但客观性有待商榷,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广大网友对自主品牌的负面看法。为何不选择奔驰的中型SUV奔驰GLK和奔驰Smart Fortwo进行比较?岂不是更加受关注。
焦点二:为什么而撞?
从视频播放数据看,到截稿为止,播放次数已经超过75万次。无疑,这个播放量对于媒体而言,确实是成功的作品。然而,就媒体进行碰撞测试是否合理一事,业内专家认为,非专业测评机构所做的类似测试,在专业性、全面性上很难做到客观和全面。如前所述,要进行车辆碰撞测试,基础是要选择测评成绩同星级的标准车,而非随便选两台车进行碰撞。网友和消费者不可能全面掌握汽车行业知识,相信的只是自己的眼睛,但媒体测评对于公众的引导作用可远远大于碰撞测试本身。
要知道,权威测评机构的碰撞测试,其目的是以此形式督促和规范行业,引导行业向正确方向发展。近两年,自主品牌在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推出的车型在主被动安全和品质上已经获得极大的提升。如此一撞,对自主品牌辛辛苦苦积累几十年的口碑难道没有一点影响吗?翻翻视频的评论就知道了。
总结
笔者曾经看到过一个采访视频,华语电影反派专业户邹兆龙曾表示:"在内地华人市场,你让我做反派无所谓,但是在这里(美国),对不起,无论你是黑的白的,我都不可能在这边做反派,因为大部分华人都在全球各地,尤其是在美国树立自己很好的形象,假设你收了钱演了反派,那么就会破坏掉无数人努力塑造的中华民族的形象。"
同理,我国自主品牌目前正在走向国际化,随着各大自主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占据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可"中国制造"。此视频的出现,除了博得眼球获取流量以外,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些正面的传播效果。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点代面不可取。让业外人雾里看花,看个热闹。如果非专业测评机构没事都来"撞一下",得到非客观的结果,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对于自主创新之路,恐怕会起到积极地"拉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