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长沟镇村民王志刚20年前患上了 “强直性脊椎炎”。每次强行起床时,他的下半身左侧总是疼痛刺骨,且脊椎弯成弓形,无法保持直立。王志刚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艰难地将他兄妹几个养大,在2008年又被查出乳腺癌,母亲生病没钱治,自己又要长期吃药保守治疗,经济负担压得他实在喘不过气。村里了解情况后,于2014年将他们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给王志刚提供了5万元户贷户用的贷款,但攥在手里的钱,怎样才能发挥真正效益?考虑到类似王志刚这样的农户有很多,如何让攥在手里的钱“活”起来,该县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穿针引线,针对贫困户技能需要,合理确定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办好田间课堂、农闲课堂、实践课堂、电商课堂“四大课堂”,扎实推进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针对不同的扶贫对象为每个贫困家庭中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培训等免费服务,使其尽快实现就业创业。王志刚、残疾姐妹仇玉静、仇玉娣就是技能培训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王志刚在培训期间对制作香油比较感兴趣,通过培训学会了香油压榨技术,创立“永约”香油品牌,月增收2000元左右。仇玉静、仇玉娣姐妹俩10多岁因肌营养不良症导致下肢残疾,通过技能培训学会了婚纱摄影做后期修图技能,每天都能接到订单,一个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守着家门口增了收,不少人还通过技能培训走上了更大的舞台。今年40岁的李庆梅是长沟镇朱彭村的村民,自结婚以后,她就一直在家带孩子上学。现在孩子大了,李庆梅想出去打工,可是一直没有找到门路。前一段时间,在听到村里宣传,凡是有就业意愿的农户都可以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李庆梅动心了,她随即就到村里仔细询问了关于培训的各方面情况。在充分了解后,她选择了育婴员的培训班。在为期19天的培训里,李庆梅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了婴幼儿抚育的一系列专业知识,还接受了艺术插花、产妇催乳、社交礼仪等技能培训。因为头脑灵活、踏实肯学,她在结业考试时考了满分,顺利地取得了技能培训合格证。和李庆梅一样,该镇汴河村的谢艳也乘着技能培训的政策东风,成了一名合格的育婴员。为了能让合格学员好就业、就好业,培训学校和县人社部门牵线搭桥,一手抓培训,一手抓就业,让学员在习得一技之长的同时踏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在技能培训班上的时候,培训学校就对各个学员的就业意愿进行了摸底。在了解到李庆梅和谢艳有去外面务工的意愿,培训刚结束,毛周红校长就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学校已经联系好了宿迁那边的家政协会,能免费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一开始的工资能达到5000块钱每个月。随着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李庆梅和谢艳来说,月薪过万将不是梦想。

该县人社局分管负责人介绍,日前,泗县克服疫情影响,开展技能脱贫培训35期,培训合格63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4%;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53期,培训合格357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38%;新技工系统培养完成42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55%,提前超额完成了技能培训提升民生工程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单珊)
编辑:王雁林 审核:张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