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振航
我房间原有两盆绿植。一盆吊兰、一盆富贵竹,我独爱窗台那盆青叶吊兰,抬眼条条绿,闭眼绿葱茏。
其实,很多人都钟情吊兰,不仅因为她造型简单大方,线条明快流畅,而且能散发出青春的气息,时刻带来满眼的希望。关键是适应性强,不费心力,极好养活。
吊兰很常见,品种也多。诸如金边、银边、彩叶、珍珠等10多个品种吧,形态各异。而青叶吊兰是吊兰家族中最普通的一种,叶片充满绿色,清新雅致,养眼怡神。吊兰不仅能吸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有“空气净化器”之美称,而且根茎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吊兰是同事老丁送给我的。当时,一盆三棵苗,一棵四五叶,嫩绿的叶条,看起来弱不禁风,好生怜悯。一看就是温室里栽种的,没有经历过阳光的抚育和照顾。但我很兴奋,毕竟能够天天见到那抹绿了。
我被外派到西亚波斯湾畔某国工作。这里到处是沙漠和荒滩,难得见到点点绿,更何况条条绿。我决心把这盆吊兰养护好,让她早点展示出片片绿来。办公桌前的窗台是最好的位置,窗外不远处是一片汪洋。我想让吊兰守着蓝天白云,看着海水,沐浴着阳光,早点茁壮成长。
闲暇时,我习惯多看几眼。一天、两天、三天……十几天过去了。仿佛变了,真的变了,叶片像岔开的手指,伸手向蓝天召唤,挥手向白云问好;枝干也挺起来了,是太阳赐给了力量,强壮了筋骨,伸展了腰肢;渐渐地,血脉通了,绿色的血液充盈着躯体,焕发出勃勃生机,尽显出绿意盎然。
我赶机会掐枝移栽了一盆。因阳台地方有限,只能放在电视桌上。许是没有阳光相依,没有蓝天白云相偎的缘故吧,感觉慢慢在长大,但叶片由青绿变为黄绿。长着长着,感觉弱不禁风了,我好心痛。
窗台吊兰始终枝叶招展。纤手触碰着窗玻璃,莫非想触摸窗外那一湾清凉?她可不缺水、不缺营养、不缺爱和守护,更不缺灿烂的阳光!
哪像屋里那盆移栽吊兰?慢慢变黄了。莫非想思东方,想念家乡了?想起了漂洋过海的艰难,想起似曾受到的摧残?对不起,是我那次不小心加错了水,不知是海水淡化的,因刚调试完设备,可能投药比例不合适,水质极差,导致部分叶片凋零,差点要了她的命。好在及时换水缓过来了,又生出新芽。以后我要加倍呵护,哪怕在沙漠国度,也要让她喝最甜的水,让她不缺爱和护佑。长期不见阳光不行,得赶快为她另觅新居了。
仲夏到了,窗台那盆吊兰叶片边缘逐渐出现焦黄,斑斑点点,莫非生病了?百思不得其解。上网求医度娘,又不像病后表象。几天过去了,感觉受伤的叶片越来越多,焦黄变得丝丝缕缕了,有明显扩展趋势。我有了心事,好几天睡不好觉了。
病因终于找到。青叶吊兰虽喜阳光,但光照太强,她承受不来。何况这是夏季,世界的热极!
在这遥远的沙漠国度,我们在太阳下劳作,一会就汗流浃背,最怕中暑,只能多加防护。那强烈的紫外线,会灼伤眼睛,晒伤皮肤,更何况没有遮挡的吊兰一族!
我马上找来厚厚的壁纸贴在玻璃上,避开了直射的阳光。几天后,吊兰重新振作起来,笑脸渐渐舒展开,新绿多起来,直到满血复活。我马上又可以掐枝移栽了,周而复始,定会绿色满眼。
从初春到仲夏,我那心爱的吊兰也明显长大,繁殖出更多枝枝丫丫,更可喜的是开出了白色小花!
闻不到香味,看不出娇惯,更像谦谦君子,彰显高洁儒雅!
一朵两朵三朵......朵朵可爱。仿佛盛开在宣纸上,绽放在画布里,点缀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
吊兰花期不长,但决不是昙花一现。一支小花隐去了,不正是为了另一支更快更好蓬勃生长?我们一代代工程建设者,前仆后继,跟小花一样,不求花香,不求奢望,默默贡献着力量。先辈人离开,后辈人跟上。追溯天航125年辉煌历史,凝聚着几代人的热忱与信仰。我们在异乡历尽艰险,奋勇向前,让荒滩变成桑田,让荒漠变成港口,将“点亮沙漠港口建奇功”的信念沸腾在沙海腹地之上。我们不仅建设着祖国的家园,而今,我们走出国门,戮力同心建设着“一带一路”国家工程,为全世界谋福祉!
吊兰是我心中的绿。我们何尝不是沙漠中那一抹绿呢?我们常年累月在荒漠沙滩上耕耘着,为了中东最大的港口建设着,为了将来能看到这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而忙碌着。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简介
孙振航,我是一名散文爱好者,随心而动,随笔而写;不求高大,唯愿本真。得遇机缘,拙作呈现;借助平台,笔耕砚田。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憧憬美好,崇尚自然。烟台散文学会会员。
编辑:刘学光
壹点号 烟台散文
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