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对于注册消防工程师而言,必学的标准之一就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虽然《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发布后废止了不少建规内的强制条款,但在有新的标准出来之前,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及管理仍然遵循建规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注册安全工程师和消防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仍然需要理解建规的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注册消防工程师之间有着紧密而重要的关系:
一、考试方面
重要考点来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考试中,大量的题目直接或间接涉及到该规范的具体条款。无论是技术实务、综合能力还是案例分析科目,都离不开对防火规范的考查。奠定专业基础:掌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助于注册消防工程师考生建立起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它涵盖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建筑构造、灭火救援设施等,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框架。
二、职业实践方面
设计指导:注册消防工程师在从事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咨询等工作时,必须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来确保建筑设计的消防安全。规范中的各项要求是设计工作的重要准则,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到消防设施的设置,都需要严格遵循规范进行。安全评估依据:在进行消防安全评估时,注册消防工程师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来判断建筑物的防火性能是否达标。通过对建筑的实际情况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以降低火灾风险。日常监督检查:在对各类建筑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注册消防工程师也需要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标准,检查建筑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如防火分区是否符合要求、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考试科目《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紧密相关:“总则”:分值占比也相对较小,大约 1% - 2%。重点考察对一些重要术语的准确理解,这些术语贯穿于整个规范的理解和应用中。《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试中,考生需依据总则中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等内容,整体把握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向,以此来判断建筑防火设计的合理性。
“术语”:分值占比也相对较小,大约 1% - 2%。重点考察对一些重要术语的准确理解,这些术语贯穿于整个规范的理解和应用中。准确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术语,是学习《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的重要基础。这些术语在《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的考试中经常出现,比如 “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疏散距离” 等,考生只有清晰理解其定义,才能正确解答相关题目。
“厂房和仓库”,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占比可达 8% - 12%。会深入考察厂房和仓库的建筑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的详细规定,涉及较多的计算和判断。在《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试中,考生要根据不同建筑的分类(如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等)以及对应的耐火等级要求,确定建筑的防火性能和设计参数。例如,根据耐火等级确定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防火间距等,这是考试的常见考点。像判断某一民用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达到几级,以及相应构件应具备的耐火性能等问题,都需依据此部分内容解答。
“民用建筑”:同样为重点部分,占比约 8% - 12%。涵盖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防火措施,如防火分区、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等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案例分析题中出现频率较高。涉及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不同防火措施,如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设施配置和安全疏散要求等。例如,考生需要掌握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和数量、消防电梯的设置条件等内容,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民用建筑案例,分析其防火设计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构造”:占比大概在 3% - 5%。主要考查建筑构件的构造要求以及防火分隔设施的设置要求等,对理解建筑的整体防火性能有重要作用。考生要熟知墙体、楼板、门窗等建筑构件的构造要求,以及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的设置要求。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建筑防火规范,确保建筑的防火性能至关重要。
“消防设施和灭火救援设施”:分值占比通常较高,在 10% - 15% 左右。涉及各类消防设施(如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和灭火救援设施的设置要求、工作原理、适用范围等,知识点较多且复杂,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些设施的有效运行是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控制火势、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与建筑的类型、构造等因素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防火安全体系。不同类型的建筑需要根据其特点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高层民用建筑需要设置消防电梯,而厂房和仓库可能需要更大容量的消防水池等。
“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占比一般在 3% - 5%。针对这些特殊危险区域的防火规定进行考查,包括防火间距、储存要求、消防设施配置等方面。这些区域的火灾风险较高,需要特别的防火措施来确保安全,与其他章节相互补充,完善了整个规范的防火要求。例如,这些区域的防火间距要求与 “总平面布局” 章节相呼应,同时在消防设施的设置上也需要考虑与周边建筑的协同作用。
“木结构建筑”:由于木结构建筑在实际中应用相对较少,分值占比通常在 1% - 2% 左右。《技术实务》科目可能会涉及木结构建筑的防火特点和要求。虽然木结构建筑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相对较少,但仍有一些特定场景会采用。考生需要了解木结构建筑的耐火性能、防火分隔措施、消防设施设置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与其他类型建筑防火要求的差异。例如,木结构建筑的构件耐火极限要求、防火涂料的使用等,可能会在考试中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城市交通隧道”:占比约为 2% - 3%。重点考查隧道的分类、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方面的规定,考生需要掌握隧道内火灾的特点和防范措施,以及如何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防火设计。比如,隧道内的通风排烟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等,在考试中可能会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隧道场景,判断其防火设计的合理性或回答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