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正史上对于忍者的记载仅有只言片语,因此也增加了这种职业的神秘感,人们对于他们的具体工作职责、功力程度以及吃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杜撰自然不可避免,但恰恰是这种虚虚实实的描述,才丰富了忍者的形象。
传闻日本伊贺是忍者的发源地,该地山地丘陵较多,适合忍者藏身。
忍者的真面目和忍者这个话题一样难以捉摸。这些神秘的刺客,有时被称作“shinobi”,过着谜一样的生活,他们被历史记载,被小说描摹,但两者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

尽管具体细节有时会有所不同,但忍者专家一般可以对某些常识达成一致认可:据说大约在1487年至1603年间,这些秘密游击战士生活在山势崎岖的日本三重县。在长达一世纪的军事冲突中,他们作为被雇佣的杀手,使用杀手专用的秘密忍术神出鬼没。
然而,即使是这些细节,写了大量关于忍者文化和历史的学者和军事史学家史蒂芬·特恩布尔(Stephen Turnbull)也很难考证。尽管如此,他并不相信这些细节完全是编造的。“所有编造的传说都有事实依据,”他写道,“无论民间传说与历史记录之间的联系如何微妙。”
歌川国贞笔下的忍者,1853年
忍者时代结束几十年后,历史学家和说书人开始广泛讲述关于忍者的故事——他们是谁,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吃些什么。很多故事描述,忍者不吃有味道的食物(为了更好地跟踪敌人),通过控制饮食来保持敏捷,甚至用食物发送秘密消息。人们心目中浮现出关于忍者和他们日常饮食的生动画面。虽然这一说法多少程度上是基于真正的中世纪武士展开的还无从考证,如果这些武士真的存在的话(特恩布尔认为,即使是最早的忍者概念,也混合了“百姓们深信不疑且口口相传的地方特技和古老的武士传说”,以及引人入胜的军事幻想)。
一幅19世纪的作品,展示了当代人对于忍者的想象。
现代人对忍者的描述通常是穿着布衣的神秘人物,他们在暗处飞檐走壁。然而,早期对于忍者的描述可信度更高,据说这些忍者大多是农民,更准确的说是半农民半武士,他们和其他村民吃的东西一样。“很多忍者(据说)都出身草根,”特恩布尔在一本较早的书中写道。 “他们偷偷摸摸的手法与高尚武士的理念完全相反。”“据说他们在暗中伺机等待几天,潜入敌方领土,化身间谍或刺客”。
歌川国芳的忍者浮世绘,描述“兒雷也豪傑譚話”(兒雷也,是江户时代后期读本中登场的架空忍者。
▲
歌川国芳描绘的忍者在发动攻击,1851年。
三重大学近日开设了忍者研究中心,研究员久松実(Makato Hisamatsu)表示,如果忍者的饮食和农民一样,那么他们可能每天吃两餐,主要是小米、米糠、味噌、野菜和其他植物。“有人说忍者们还吃蚱蜢、蛇和青蛙,”他对日本Aera杂志这样说道,“这比现代人的饮食更加均衡。”当然,已有很多文献证实粗粮的营养价值,但如今许多受“忍者餐”启发的健康饮食手册中,很少出现昆虫、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但是17世纪末和18世纪的资料表明,忍者和村民朋友们的饮食有几点区别。据说忍者不吃特别辛辣的食物,以避免被敌人嗅出,久松对日本健康出版社(Health Press)说道。大蒜、韭菜和葱类家族的其他成员都不在忍者的菜谱上(他们也不食红肉,大多数当时的日本人都是佛教徒或神道教徒,因此基本都是素食主义者)。这种担忧是有科学依据的:最近的研究表明,素食的男性体味有显著变化,而且至少有一项研究表明,增加大蒜摄入量会产生令人愉悦,但也许更刺激的个人体味。
忍者经常穿着深蓝、深紫色的服饰,因此容易隐匿于星夜之中。
▲
“止渴丸子”通常包括梅酒或腌李子,以及碾碎的米粉。
还有其他方面的区别。久松表示,据说忍者为了保持敏捷,会时刻关注自己的腰围。他描述了一条“铁律”,该规则规定,忍者的体重不能超过60公斤,或者约130磅:也就是一袋米的标准重量。在实际生活中,想要“当一名神出鬼没的忍者”(从天花板或水平的墙壁上垂下来),就意味着要遵循简单而有营养的饮食规律,这样才能轻松完成任务。
《万川集海》(Bansenshukai)是关于忍者的最著名的资料之一,尽管它出版于1676年,但过了很久才广为流传。这本书里收录了各种文献,其中许多文献从中国的军事哲学中汲取了大量智慧,并且读来就像一本手册——据传它是忍术知识大积累的入门指导,同时也帮助奠定了忍者的神秘。书中内容包括指导如何制作传说中的“止饿丸子”,缺少食物的时候,这种丸子可以支撑漫长而神秘的旅途。
有一种“止饿丸子”的食谱包含日本山药、肉桂、糯米和莲藕。另一种食谱教忍者在途中口粮缺乏时,用松树皮、人参和白米制成粉末,然后将其揉成一团蒸熟放入篮中。“这些面团可以分给15个人,即使他们长达三天不吃其他东西,也不会饿死。”现代计算表明,每个面团有大约300卡路里的热量——可能还抵不上一顿饭,但对于漫漫长路来说,是种体面且营养丰富的小零食。
忍者在完成刺杀日本战国时代武将森兰丸和织田信长的行动,石川豊信。
▲
日本伊贺的忍者博物馆专门介绍了忍者和他们的历史,该博物馆描述了一种和 “止饿丸子” 类似的“止渴丸子”,忍者食之以避免脱水。“止渴丸子”是用碎梅肉、黑麦芽菌和结晶糖制成的,这是一种富含电解质的能量食物,现在常用于缓解宿醉。对于这些“长距离侦察兵”来说,这样的止渴丸子十分重要,安东尼·康明斯(Antony Cummins)在《武士和忍者日本武士神话背后的真实故事》(Samurai and Ninja:The Real Story Behind the Japanese Warrior Myth)中写道:“他们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食物很少或没有食物,因此健康状况就会可想而知地下降。”
18世纪日本军事作家千岛镇德(Chikamatsu Shigenori)的著作描述了忍者文化中食物的另一种用途——发送秘密信息。忍者会通过互送鱼来传达日期,鱼的大小和数量与月份和日期相对应。镇德写道:“要想承诺(实施)背叛,就要送咸鱼;如果要纵火,就要送鱼干。”甜糕点意味着要求增援;面包卷是号令群体从后方攻击敌人。大米糕表示要求提供条款——尽管忍者一般不会送大米糕,除非大米糕的储备充足。这些武士显然也随食物送出了一封保命信,如果赏金落入了他手,这封信可以保护信使。
但是,所有这些故事或多或少有加工修饰的成分。忍者们新奇的饮食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很多也有科学基础来支撑。但专家们仍然质疑“忍者”是否真的存在,争论着我们对忍者的了解有多少是编造出的,它们建立在层层的传说上,流传了几个世纪。与忍者同时代的文献资料只有一处——但也不足以把军事历史和它混为一谈。尽管特恩布尔承认一些书面记载可能已被销毁,但“重要的是,在它之后再没有真实可靠的记录”。我们能找到的资料还须推敲,而且时间在忍者时代结束很久之后。
忍者的饮食是否真如这些文字所描述的还很难说。但这些资料揭示了一个宝贵的民族传统起源,以及现代人武士观念的出处。早在17世纪70年代,人们认为忍者就像是一种致命的气体:他们比空气还轻,能进入到难以穿透的区域,甚至通过气味也无法察觉他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