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业主群里讨论,房子漏水老早就跟物业申请报修了,但是拖了2年也没修好,现在物业说过了质保期,让申请使用维修资金,但是维修资金审批太长了。
【图片来源/小区那些事儿】
文:小区那些事儿 | 排版:小区那些事儿

相信不少网友也遭遇过此事,对物业真的无奈又恨,对开发商更恼火,不怪网友怒骂地产物业是一家,怀疑串通起来各种拖,拖到过保修期,然后还拿出法律依据,告诉业主,保修期内开发商承担,过了保修期的,只能使用维修资金。
难怪业主不交物业费,换谁不来火,换谁也咽不下这口气,报修几年都没人修,显然是故意硬拖到超过保修期,而且维修资金本身就是业主的钱,是房子的养老金,审批过程又漫长,短则一年,长则两年的都有,这房子下雨天就渗漏,业主怎么生活?
面对物业或地产拖延维修,导致损坏部位已经过了质保期的,难道地产就不用维修了吗?去年,笔者曾处理过此类案件,法院是如何判的呢?
2016年10月18日,开发商通知张大爷收房。
2016年10月27日,张大爷收房当天发现房屋南面阳台和北面小房间漏水,开发商派人维修后,张大爷便开始装修。
2017年2月,同一部位又漏水,张大爷再次去找物业报修,被告知系平台漏水导致其房屋漏水,开发商于是把平台软玻璃拿掉贴了瓷砖,但因瓷砖有缝隙,漏水更狠了。
2018年1月、5月、9月,开发商又多次在瓷砖缝隙刷防水胶,但还是漏水,张大爷又再次找物业报修,但是物业迟迟未协调开发商维修。
2018年底,张大爷无奈信访建设局,信访后开发商又来刷过一次胶,此后再也没来维修。
张大爷为此事前前后后跑了一百多趟,有次在讨说法的路上还遭遇车祸,张大爷无比愤怒,花了一辈子积蓄给儿子买的婚房,承载了一家老小的幸福期许,没想到一而再,再而三的漏水,给一家人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2023年7月,愤怒的张大爷一纸诉状将开发商跟物业诉至法院,要求开发商以及物业承担维修责任。
开发商辩称对张大爷房子的维修部位进行了修复,修复之后不存在反复渗水的情况,且质保期于2021年10月17日已经届满。
物业辩称系房屋质量问题,物业已多次协调开发商维修,且维修部位质保期已经届满,应使用维修资金维修,应由张大爷申请维修资金修复。
庭审中,张大爷提供了保修期内与物业经理报修的微信聊天记录,信访局回复,以及维修部位漏水照片。
法院观点:张大爷的房屋系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曾多次报修,开发商虽多次组织人员进行维修,但并未及时且完全履行保修义务,房屋同一部位依然多次渗漏,故开发商对维修部位负有维修义务,对开发商辩称的已超过了5年的保修期的意见不予支持,开发商应继续履行维修义务直至房屋完全修复。
在上述案件中,张大爷胜诉的关键系提供了保修期内的报修记录,证明了保修期内房屋出现了质量问题。如张大爷未能举证证明在保修期内提出过维修要求,则难以证明房屋的质量问题系保修期内发生,此种情形下,要求开发商承担维修责任很难得到法院支持。相反,如在保修期内提出维修要求,但是一直未完全修复,则开发商仍需要承担保修责任。
因此,保修期内出现房屋质量问题,只要业主举证证明提出了维修要求(一定要保留该证据),但开发商怠于维修或未完全修复的,即便保修期届满,也可要求开发商承担维修责任及赔偿相应损失。
小妙招:诉讼维权时间漫长,不必等到法院判决开发商维修,业主可委托专业维修公司进行维修,签署维修合同,网银转账付款,要求维修公司开具维修费发票。但委托专业机构维修的前置流程,系务必多次向物业报修维修的报修记录,以及函告地产、物业公司,如不能限期完全维修,业主可委托专业机构维修,届时产生的费用由地产承担,保存报修记录、函件以及邮寄面单,连同维修部位照片、维修公司签署的合同、付款流水、发票等证据,作为日后起诉的证据。
作者介绍:【小区那些事儿】,一个专注于物业、业委会行业的法律人。
想实现的梦想:
走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时,我决心要成为一个富有之人。
这并不是因为爱钱的缘故,而是为了追求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
我喜欢能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到他人意志的左右。
延伸阅读
人防工程车位租金归开发商还是业主?2024年终于说明白了。
人防工程车位租金归属案件,人民法院案例库入选最高法案例详析。
南京发布:消防这个钱,政府专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