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人有句话:三圣乡是成都人后花园,家门口的休闲地。
两年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院参与策划、规划、设计了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转型升级——花乡农居田园风貌打造。
如今的“三圣花乡”。谢平扬摄

改造后:水景广场成为夜间居民和市民最重要的活动地。郑闯摄
两年后的今天,“三圣花乡”以“花乡农居”为起点,创新探索红砂片区生态价值转化模式,财政投入1.64亿元升级基础设施,撬动社会投资10亿元参与,引进文创、民宿93家,培育花创花艺企业14家,新增网红打卡地12处;集体经济年增收1000万元以上,解决本地居民就业1672人,村民家庭年增收5万元以上。已经成为大众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更新示范。
“三圣花乡”内的近自然生态系统
现在,“三圣花乡”已成为了成都人最常去的休闲地之一。5月3日,中建西南院景观院相关负责人向封面介绍了这里如今的样貌。
品种丰富的绿植随处可见
负责人说,在设计时,入口采用近自然花径,四季更替让城市自然生长。而其他区域,尽可能保留现状,利用现有景观来梳理出最美的景观场地。
“三圣花乡”内花的品种也很丰富
同时,从细微出发,小关怀就是大艺术。这里红砂主题的铺装、坐凳、街道家具、标识牌,每一个都是满足人本需求的设计。艺术化的设计演绎,乡愁的现代化表达。通过石材选择、遍寻红砂手艺人,雕琢出专属场地记忆的艺术品。打破艺术与城市、与生活的边界,让艺术浸润城市的角落。
很多地方的设计旨在还原“红砂村”本来的面貌
这样的造景在“三圣花乡”内随处可见
此外,“三圣花乡”与社区共建共治,让老百姓也当上了“设计师”。负责人说道:“设计中的小趣味充分让市民产生参与互动,同时充分调动商家积极性,以设计院+商户自主改造模式更新50+的商户院落,政府机构、社区居民、商户、市民、游客共同作用,使这里成为了新的活力点。如今,这里通过与艺术资源、跨界资源、旅游资源深度整合,贴近民生,带动经济,打造了“花乡农居”专属的城市IP。”
花乡农居
部分图片由中建西南院提供
【如果您有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