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站工组人员给出租车“扫脸”)
(↑车用气瓶信息一扫便知)
(↑确认车用气瓶信息正常后,工作人员进一步对这辆车的气瓶、后备厢环境例行安全检查)

工作人员介绍,车用气瓶“扫脸”加气,是邢台市在车用气瓶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一项创新举措。2021年6月起,邢台市市场监管局在河北省率先自主研发车用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以车牌号为数据载体,与行政审批、公安、第三方检验机构数据互通,实现对车用气瓶的全生命周期跟踪追溯和闭环管理,做到来源可查、流向可追、责任可究。“扫脸”完成后,加气站即可打开相应车辆气瓶充装自动联锁控制,设备自动判断车用气瓶安全状态,自动采集和上传充装过程中的有关数据信息,对车用气瓶未取得使用登记证或无有效检验报告的,自动停止运行加气程序并向后台控制中心报警。截至目前,全市43家在营业的压缩天然气(CNG)车用气瓶充装站已全部启用车用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全市现有燃气车辆3.4万台,安装车用气瓶3.7万只,这些车辆多为出租车、公交车、市政车、私家车,具有数量多、风险大、流动性强、储存介质易燃易爆等特点。”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副科长丁建忠说,车用气瓶质量过关与否,与乘车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然而现实生活中,仍有车主因追求所谓的“省钱”“省事”,冒险对车用气瓶进行私自改装,或明知车用气瓶“超期服役”仍违规使用,酿成惨剧。车用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投用,目的就是通过全程“留痕”,让私自改装、伪造手续、“超期服役”等“猫腻”无处遁形,有效从源头上避免车用气瓶安全事故发生。
截至目前,邢台市已发挥车用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作用,督促6093多只即将到期车用气瓶进行了定期检验,引导1028多只车用气瓶办理了变更手续,发现违法线索20多条。丁建忠介绍,下一步,邢台市将进一步巩固完善、提升追溯系统建设成果,综合利用气瓶制造、充装、检验、使用登记等信息,深入挖掘气瓶追溯信息在行政许可、监督检验、监督检查、应急处置、事故调查工作中的追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