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何辅堂 一个理想的故事

这就是一个文人的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一种文人的执拗。

故事开始以为是个复仇的故事:

他回到风雷镇后不久,他的父亲被害,这对何辅堂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为什么? 为什么老实人反而不长命。
他躺在床上很久,思考了很长时间,他不明白为什么原本美好的生活忽然面目全非。
他什么都没有,所以他想报仇。
就是这么直接,他吃了姐姐的炒鸡蛋。
他吃的饭香又苦。
他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吃了姐姐的炒鸡蛋。
吃完这顿饭后,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只知道报仇,他对未来也感到迷茫。
建设风雷镇的情怀已经渐行渐远,现实远比理想残酷。

一代枭雄何辅堂 一个理想的故事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记得他第一次回来的时候,他用唯一的怀表救了一个女孩。
这个女孩叫杏儿,后来成为富友银行的ceo。
实际上,在他看来,生命比表更有价值,就这么简单。
这是善,何辅堂恶么? 当然,之后的数次团伙火拼,他没有表现出一点温情。
疤脸因为一言不合就不留后路。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背景。
有人可能说善,那么疤脸就没有家人了,就没有弟兄了,弟兄就没有家人了? 实际上,这些都不是何辅堂的考虑因素,因为这是一个时代,你不吃我,我就吃你。
这又跟善良没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执拗知识分子的简单逻辑。
伟大的善恶是不能简单定义的。
时代决定了你的行为。

父仇报了之后,风雷镇无法留下。
何辅堂本可以去广平姐姐家从此终老。
但是有兄弟在后面,不得不吃饭。
他不再是他自己,不能回头。
这是兄弟情义,于是投奔了王三春,落草黑虎山。
黑虎山的日子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没有纷争,就像一个小小的风雷镇一样,他自己一点点慢慢的经营者。
不抢不夺,陪着妻子,一双儿女。
还有一帮兄弟扯淡打屁。
安静的日子毕竟是幸福的。
这样的日子持续数年。
如果不是那个时代要他的命,他将永远快乐。

天不遂人愿,共产党进了四川,那个时代的车轮再次被压垮了。
他无比明白释放共军过去的后果,这是跟王三春撕破脸的节奏。
他在自己的幸福与大众的幸福之间挣扎。
七爷的话或许点醒了他,但我更愿意相信,如果没有七爷,他肯定也会这样做。
因为他的教育经历告诉他,尽管他不了解共产党,但作为少数能够放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
他知道,在历史的车轮之前,个人是微不足道的。
不如给这匹马车推上一把,让他走的更快些,更稳些。
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何辅堂才终于明白,如​​果他想生活,他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在那个时代,枪支无疑是最大的硬通货。
有了枪就有了实力,而想要枪和人就必须得有钱,毕竟谁不是为了自己能混口饭吃呢。

于是下一站:上海,他来了。

这时何辅堂已经完全了解了未来的路,并且不再困惑,赚钱,招募人才,修建风雷镇,直到成为一个小地方的霸主,直到历史的车轮再次开过。
因此,在上海的何辅堂变得非常有信心。
在杀人越货,威胁诈骗间隙,唯一能让他放松的是他的专业,也是他一生的最爱:建筑设计。

为什么他的作品通过了,但是没有被实行呢? 这些剧情没有帮助,但是他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剧本中进行描述。
这就是何辅堂想要告诉我们的,他实际上只是一名建筑师。
他其实并不喜欢那些外界带来的光环,土匪,大佬,有钱人等等。
稿费是200大洋,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笔稿费,自己辛苦赚来的。
全部花给了自己的媳妇。
看到这里不禁鼻子发酸,这是怎样一个时代,这是怎样一个人。
他有钱么,当时已经算是有钱了。
对于跟随自己一直颠沛流离的妻子,他没有尽到丈夫的职责。
他认为,钱不是他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这不是干净的。
如果世道好了,他可以依靠自己的职业来养家糊口,过上简单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一个文人,一个执拗的文人。

当他妻子带上镯子,并说很喜欢的那一瞬间。
他的内心幸福无比。
作为一个文人,可以养活老婆孩子,简单却幸福,这幸福那么珍贵,那么奢侈。
这悲催的时代,悲催的老天。

回到风雷镇,理想离自己越来越近。
看着回龙街开业,何辅堂笑了,真的笑了。
他有家了。
最后才意识到这是一个“理想”的故事。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