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的使用,也开始遵循马太效应,业绩越多,需求量越大,于是业绩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值钱。
之前有一个同事,房建和机电双专业,四库一平台有两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业绩,在去年下半年中介给到了30万的费用,没听错,不是年费,只是升资质的费用。按照中介的算法,三个月做一次资质,一年可以妥妥的收入120万
这个事听着挺唬人,那确实是真的,能证明业绩对建造师个人的重要性。
相反的,没有业绩的建造师,拿来做普通的保资质使用,价格低的离谱,如果拿去投标,使用也不是那么广泛,因为现在很多的甲方的招标文件都要求建造师要有一定的业绩,有线上的业绩才能证明你过往的经历和经验,现在建造师存量太大了,建筑市场又萎靡不振,建造师严重的供大于求,对于项目经理的挑剔也可以理解。
就跟我家有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姑娘一样,谁想娶走,那肯定是要找个最优秀的那个,这群优秀的还要竞争才能有机会
有时候也想不明白,现在建筑市场越来越差劲,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要去考建造师,即使考出来也只是一个很清白的证书,没有任何业绩的证书,拿去投标也不合适,想靠着一本证书去应聘的时代已过,辛辛苦苦大半年复习,难道就是为了挂在单位交个社保,赚点微薄的补贴吗
十几年前以前的政策是很鼓励去考一级建造师的,记得一级建造师应该是2006年开始考的吧,那时候去考的人也没那么多,老的项目经理都有项目经理证儿也没有多少意愿去考,所以官方是鼓励必须考的。那时候报名审核的也没那么严格,候审更是一纸空文只说不做,注册虽然说流程比现在周期长,但是审核没现在严格。
咋说呢!
现在的政策,国家是一直在限制一级建造师考试和注册的数量,考试前要资格审查,考试后要资格后审,注册还有资格审查。随着建筑行业的日落西山,建造师需求量越来越少,考出来的人都想在建筑行业就业,造成这个行业很拥挤,收入越来越低,前途就更不用说了。
从2021年以来,房地产甲方在裁员,设计院在缩减,监理在裁撤,施工单位在关门,建筑行业在走向没落,连著名建筑老八校比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的土木专业都招不满学生了,很多高校的土木专业都在纷纷被裁掉
鉴于这样的行业未来形势,考一建,还不如扎实的考虑下其他行业,在一个快要死的被结扎的公羊身上薅羊毛,这个羊毛恐怕只会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不新鲜。
一建,真的没必要再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