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改造”提升居民获得感(园区车辆道路提升改造)

微整形促进环境大变样

盛桥派出所辖区老工业园区北靠长江,园区内集中了煤电、污水处理等重点民生保障性企业,同时由于港口优势又聚集了多家大型钢材物流仓储库,所以进出园区的主要为专用大型运输车辆,让原本并不宽敞的园区道路变得拥挤紊乱、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对园区内的正常生产经营和4000余名工作人员的出行造成较大的影响。

盛桥派出所与交警五大队了解到该情况后多次至园区进行实地考察测算,发现每天进出园区作业的大型车辆约600辆次,停留装卸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4个小时。
同时,厂区公用道路因管理责任不明确,导致道路成为免费停车场,甚至部分驾驶员用半挂车停在路边占车位,让原本紧张的道路资源更加捉襟见肘。
为尽快解决这个困扰园区多年的难题,在对相关企业单位进行走访后,最终在街镇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下,决定对园区内部道路资源做一次“微整形”。

用“微改造”提升居民获得感(园区车辆道路提升改造)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宝山公安分局供图

首先,由盛桥派出所和交警五大队联合执法对“钉子户”车辆及僵尸车进行清理和牵移,提高车位周转利用率,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其次,引入物业公司对进出车辆进行管理,以4小时作业时间为界,超时收费,解决车辆积压和长时间逗留的问题。
与此同时,对保安进行培训,加大“快处易赔”的宣传推广,提升保安对入库车辆停放的协调引导和简易事故处理能力。

经过这次“微整形”,盛桥老工业园区的拥堵情况、混乱秩序得到彻底改善,高峰时期的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大大提升,对此园区的工作人员体验最深,“以前电动车、私家车上下班在大车中间穿行非常危险,现在不堵车不闹心了。

单循环解决旧改商区停车难

行车难、停车难是目前不少商业街区在就餐高峰期面临的普遍难题,尤其是对宝山幸福湾这种以旧厂房改造的商业体来说,内部道路狭窄,空间挖掘潜力小,加上进出用餐的车辆与晚高峰车流的层层叠加,对周边道路的通行又增添了一份“忧虑”。

今年9月,友谊路派出所会同交警四大队在多次进行实地查看后发现,晚高峰时段左转弯进入商区友谊路出入口的车辆“拦腰截断”主干道东向西直行车流,对该区域交通秩序造成很大影响,无论事故还是拥堵类警情时有发生。

在多次与园区物业沟通协调和勘查现场后,最终探索出 “单循环”进出的模式,即在进出城区的主干道友谊路出入口设置指示牌,机动车只出不进,确保车流畅通。
同时,在车流较少的同济路开辟入口,安排安保人员指挥引导车辆。
另一方面,由派出所和物业联合将长期停放在通道内且无人认领的车辆牵移至公共车位内,打通内部通道。
最后,由交警指导物业调整道路动线,将原本双向通行的内部道路划分为右侧停车,左侧单行的模式。
在提升通行效率的同时,又增加了近100多个车位,缓解了顾客就餐停车难的困扰。

单循环的模式不仅降低了因拥堵造成交通事故的概率,又优化了园区内部的行车、停车难的问题,减少了车辆“顶牛”而发的矛盾,在“降警情”的同时又为提升居民满意度“增感情”。

小手术疏堵结合提供大便利

“设置隔离之后再也没有车子开上绿化带了,经过时心情也舒畅了许多,”居民沈阿姨说道。
大场派出所为解决车辆违规停放绿化带的现象,通过小微改造架设硬隔离设施彻底消除此路段的机动车占道违停问题,也恢复了最初路段的畅通有序和市容市貌的整洁。

在大场老镇嘉年华商业的沿街商铺,部分店主为图装卸货物便利,将车辆开上了马路与店铺之间的绿化带。
大场派出所和交警一大队在前期处置过程中反复到场处置和劝离,但这些车主则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用你退我进的方法和民警打起了“游击”,矛盾一时间难以根治。

大场派出所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后从管理实效出发,在与街镇及相关职能部门协商后决定,在沪太支路沿线的上街沿人行道和非机动车之间设立硬隔离设施,用直接明示的方法阻隔乱停车现象。
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稳定推进,大场派出所在沿线设置巡逻必到点,安排警力对沿街商户进行宣传告知,倡导规范停车文明停车。
此外,为了疏堵结合方便商户临时装卸货物,经过与商区物业协调后开辟货车临停区域,商户可以在此区域内临时停车方便装卸货物,并安排安保人员引导车辆合理有序停放。

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
宝山警方将继续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航,通过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等微改造措施,提高通行效率,提升居民出行体验。

通讯员 周帆 新民 郭剑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