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汽车维修员千锤百炼制成“金属之花”(之花敲打金属钣金车身)

孙振余制作的“金属之花”。
朱玲巧供图

“花瓣的形状、花叶的纹理,都需要通过一锤一锤地敲打来塑造。
如果敲打的次数太少,花瓣的形状就不够好看。
敲打过多,花瓣则容易变形。
掌握敲打的力度和次数,是制作花朵的关键。
”近日,孙振余受访时说。

制作“金属之花”的过程是枯燥且漫长的——一朵花瓣要经过几百次捶打,一支金属花则需要花费几个小时。
这与汽车钣金维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考验维修人员的手上功夫。
一锤子敲歪了,就可能前功尽弃。

“Z世代”汽车维修员千锤百炼制成“金属之花”(之花敲打金属钣金车身)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孙振余出生于1997年。
2015年,他考入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从单个钣金零件开始修起,到焊接组装成整车,技艺快速成长。
“车身维修需要维修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耐心,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在敲打的过程中一眼望去,就能找到不平整的地方。
”孙振余说。

在长期实践中,孙振余深知每一次挥动铁锤敲打钢板的枯燥,于是他想方设法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用铜板和铝板敲打出花朵。
孙振余通过仔细观察身边的花花草草,将钣金技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富有美感的“金属之花”。

今年1月,台州技师学院捐赠的钣金手工作品《梅》《兰》《竹》《菊》被世界技能博物馆收藏。
这些作品便由孙振余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完成。
他带领学生以铜片、铝片为原材料,经过剪、敲、造型等工序,让“金属之花”绽放在世界舞台。

与此同时,孙振余还把“金属之花”的制作过程结合到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训练模式,让车身修复变得更有趣味性。

截至目前,他通过新型学徒(订单)模式培养高级工以上职业等级人数达到50余人。
孙振余表示,自己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车身修复技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钣金艺术的魅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的车身修复人才。
(完)

来源: 中国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