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谐家庭,父母应学会多倾听孩子的声音与孩子平等对话,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肯定孩子的成绩,对孩子多鼓励,去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讨论,这样孩子的情绪稳定,对父母的逆反心理自然也就减少了。
多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
一些父母喜欢向孩子提一些过高的要求,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用一些强制的语言去命令孩子,这些东西往往不是从孩子实际能力出发,而是从父母的主观愿望出发,当然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青春期孩子烦恼增多,压力加大,他们在一些事情上会出现困惑、茫然,父母不应只关心他们学习的问题,应多了解他们青春期的困惑,给他们当缓解压力。世界上没有坏孩子,也不要因为孩子顽皮和成绩不理想就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有坏孩子的“坏”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抓住了问题的症结,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多站在孩子角度,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对孩子的逆反要冷静面对,以柔克刚,终能制胜。
注意沟通技巧
有些父母习惯于在谈话一开始就提出批评和反对的意见,对孩子进行武断而居高临下的指责,这样很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容易引发孩子产生反抗性语言,进而引起冲突,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局。谈话是一门艺术,教育孩子时应充分利用这门艺术,巧妙地化干戈为玉帛,让孩子在和风细雨中接受你的建议,小哲的妈妈就犯了这个错误,她张口就问小哲的学习,对小哲的作业问题极为关注,却不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探究孩子变化的原因,其实,后来了解到,小哲上的那个中学是个市重点,里面的孩子个个都身手不凡,小哲在小学里习惯了坐第一把交椅,到了这里压力倍增,拼命学习却不能名列前茅,所以有些情绪不稳。
小哲的妈妈本可以注意到孩子情绪变化的,她在不了解孩子行为原因的情况下,上来就问孩子作业的事,正是撞在了枪口上,哪壶不开提哪壶,当孩子出现反常的行为时,她应该与孩子进行一次深谈或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对孩子进行安抚,帮孩子提高成绩,而不应该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孩子发生冲突还茫然不知所措。
在孩子冷静时,对他说:“儿子,你一直是妈妈心目中的好孩子,可我发现你最近有些情绪不稳,能和妈妈聊聊吗?”你这样说,孩子肯定就会对你打开心扉了,如果孩子这时还闭口不言,你不妨给孩子写封信,推心置腹地与孩子交谈,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发挥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
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往往有很突出的优点,如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等,如果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环境加以积极地引导,会发展成为优秀的品质,如自立、坚强、明事理、讲原则等。法国著名农学家安瑞�帕尔曼为了在法国推广马铃薯,就很好地利用了人们的逆反心理。
他在自己的家乡推广马铃薯,不过,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办法说服任何人去种马铃薯,于是,他想出一条妙计,1787 年,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名的低产田上栽种马铃薯,根据他的要求,由一个身穿仪仗服装、全副武装的国王卫士队看守这块地,但是,卫士们只在白天站岗看守,到了晚上就撤走,这种情况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他们认为马铃薯一定是种珍贵稀有的东西,于是晚上就来挖马铃薯并把它栽到自家地里,这样,马铃薯很快就在法国推广开来。任何事情都会有两面性,相信智慧的父母们,一定有办法化害为利,发挥逆反心理的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