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有为的90后大有人在
他们敢想敢闯,一些在别人看起来天马行空的事情,在他们眼里见怪不怪,而且他们觉得只要有行动力,一直付出,就可以把这件事干成功。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年纪轻轻就大有作为的90后大有人在,并且你会发现,由于他们的思维更开阔,想法更活跃。所以他们通常更容易接近成功。
成功案例

笔者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90后汽修老板的创业成功史,希望对大家有借鉴意义。
案例一:花85万投资百平单店
小李是一位94年的新锐老板,他有着很多90后的共性特征,敢想敢做,独立自由,小李的维修店面积有一百多平,除去门店装修成本,小李在设备上的投入至少在85万。这一点,让很多同行不理解,小李之所以在设备上投入如此大的成本,原因在于他对效率和客户体验的追求非常高。
在他看来,好设备对门店来说如虎添翼,既能提高效率,减少返工,又能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帮门店圈住一批对维修品质有高要求的车主。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小李店里进行维修保养的车主确实多以高端豪华车为主。
小李的维修店主打的四轮定位服务,这是他的核心竞争力,小李表示,前段时间有辆宝马5系进店做定位,两个轮子收费2400元,但是客户并没有嫌贵,反而向他表示感谢,因为他解决了客户一直没有解决掉的难题。
还有一位保时捷车主进店换胎,客户特别担心机器会刮花他的钢圈,但是看完小李的换胎全过程后,车主十分满意。因为整个拆装过程只花了3分钟,机器也根本碰不到钢圈。小李坦言,车辆的档次越高,四轮定位越难做,因此好的设备和操作人员的技术都很重要。
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省客户时间,小李还专门为门店配备了数字化管理软件,主要用来优化库存管理,避免缺货现象,提高配货效率。与此同时,为了让门店专业度的呈现更加直观化,在施工时,他会向客户耐心解释每个工具的用途,而且把从客户车辆上拆解的所有螺丝分门别类,用记号笔打上记号。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所有被紧过的螺丝还会写上需要多少扭力的数字,这些记号和数字在赢得客户的信任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小李的专业,慕名而来的高端车主数不胜数。
并且小李还非常注重门店形象,小李表示,他每天坚持最多的一件事就让让门店恢复“原色”。因此在他的维修店基本上是看不到灰尘的,更何况是油污,小李的目标是将自己的维修店打造成行业里的星巴克,让每位车主从进店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专业。小李还会通过快手和抖音等营销渠道分享修车的过程,他还因此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案例总结:小李的维修店之所以能得到广大高端车主的青睐,除了得益于有软硬件的加持以外,还因为小李在施工过程中非常注重效率、车辆的维修保养细节以及客户体验。
案例二:将服务细节做到极致
细节决定成败,91年的小孟能将一家400平的维修厂年产值做到近600万。就是得益于他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将服务细节做到了极致,小孟作为一家维修厂的老板,同时也是年轻的车主,他更懂年轻车主的心声。他认为在能够修好车的前提下,年轻车主更在意门店的卫生、环境和服务的细节。
小孟就是一个细节控,以保养为例。客户车辆进厂以后,他会先引导车主进入休息室,根据季节不同,提供常温、冷饮和热饮供选择;在保养之前,先把车里的卫生清理一遍,甚至精细到清洗机舱里的灰尘,然后再给汽车做保养,在做保养的过程中,他力求完美,由他经手的汽车,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为了将客户服务做到尽善尽美,他还实现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小孟在硬件设施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截止目前,他在硬件设备上的投入已超过300万,对设备的痴迷,小孟的想法与上面案例中的小李如出一辙,都认为专业的设备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除此之外,他还非常注重软件的投入,在开店之初,他便联系到好易修,并让好易修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数字化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将他门店从预约到结算的一整套业务流程都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不仅提高了他们门店的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员工的出错率,在为车主保养汽车的过程中,他会要求员工使用系统详细记录车主提出的要求,完工后,他还会通过系统设置下次保养提醒。便于门店后期做有效的客户回访。如此就实现了软硬件的完美结合。
在小孟看来,门店一定要有可以让客户记住的特点,要有差异化,比如干净整洁或服务细致。门店无特色就很容易被抛弃,90后车主在意品质,因此门店要注重提升服务品质。而好易修数字化管理系统就可以有效提升门店的服务品质。
案例总结:小孟能将年产值做到600万,主要是因为小孟实现了软硬件的结合,将客户服务做到了极致.给客户带来了良好的消费体验.
案例三:把贵做成特色
一个160平的门面、2个人、3个工位,每天到店的车辆也就2、3台,一个月合起来也就百来台的进店量。但就是这样的小店,却能做到一个月50万左右的产值、而且只做预约式的服务,小林的店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个性的门店了。
很多客户都很好奇,50万的产值,他是如何做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贵就是他门店最大的特色,在小林的店里做保养,平均下来至少要2000-3000元,上万的也很多。车主既然愿意为他的“贵”买单?自然是因为他可以为客户提供与价格相匹配的价值,就像小林自己说的,他给客户的东西,就像医院给病人的体检报告,是完全不一样的配置。
小林店内的所有设备都是进口设备,就连店内的擦油纸都是进口的,当然这只是设备和产品优势,真正打动车主的其实是讲究到每一步的细节管理以及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差异。无论是设备工具、还是流程标准、亦或是流程差异,小林无一例外都在拼命抓细节,每一个小点都不放过
就拿换机油为例,在换机油的整个过程中,他.会随时擦掉不小心滴落下来的机油;机滤拧出来要垫一张纸在下面,防止机油滴在车上;机滤底座有废机油,他会用吸油机把它抽干净;抽干净之后,再擦干净;他还会顺手将机油盖下面的密封圈用纸再擦干净;整个过程干净的近乎苛刻。
小林的店给客户的第一眼印象就是“干净”,他认为干净是门槛最低的高标准!
正因如此,小林的店有了一批铁杆粉,这里聚集了很多处女座强迫症的客户,别家觉得难伺候的客户,林少杰最喜欢。
案例总结: 小林之所以能够将贵做成特色,除了是因为他有进口的设备作为支撑,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是他注重细节管理, 在做维修保养的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
90后汽修老板的突出特点
以上三个案例或许就是90后汽修老板们的真实写照吧,大家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很突出,就是舍得投入了大量的硬件设备成本,对于这一点,很多后市场的同仁提出了质疑。有人认为后市场早已是微利时代,设备投入成本过高必败;有人希望他能够早日跳出后市场的坑;有人认为做法不可复制,不值得尝试……
但抛开硬件设备成本,大家不难发现,他们都很注重软件的使用以及门店的服务和客户体验,并且都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以及各自的特色,这些都是广大后市场商户值得借鉴的点。
写在最后
如今的汽车后市场正处在交叉路口,传统汽修门店如果无法及时转变思维,拓宽眼界和格局,顺应时代的发展,那么未来被淘汰的风险将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