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铁道兵团部原址守护人 作者:铁67团 徐华贵(铁道兵团部守护人门柱原址)

致敬!
铁道兵团部原址守护人

作者:铁67团 徐华贵

在燕山深处伊逊河畔的河北省隆化县隆化镇四道营团部院,院门口矗立着一根门柱,门柱上赫然挂着一块红底黄字的标牌,标牌上第一行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67团89367部队;第二行写着:隆化县四道营团部;第三行写着:团部大门门垛原址守护人孙永国

  这是一根再普通不过的门柱

致敬!铁道兵团部原址守护人 作者:铁67团 徐华贵(铁道兵团部守护人门柱原址)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它同样是用普通的青砖砌成

  然而它又是一根极不普通的门柱

  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67团团部的门卫和象征

  在这座平凡而顶天立地的门柱前

  曾日夜站立着

  手握钢枪英姿飒爽的哨兵

  一批批一代代铁道兵战友

  曾在这里送老迎新

  门柱后团部大院的首长们

  曾为部队加快铁路建设

  发号施令指挥若定

  门柱

  它是历史的见证

  1973年

  4000名背着行装抗着枪的

  铁道兵14师67团指战员

  风尘仆仆地从京原线

  太行山的涞源王安镇

  转战燕山隆化四道营

  搭帐篷垒营房

  山沟里

  响起了风枪声爆破声机器轰鸣声

  京通铁路建设战斗打响

  超梁沟大桥的架起

  隆化隧道的贯通

  京通铁路全线接轨通车

  灵动的门柱记载完整

  烈士的热血

  青春的奉献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军民鱼水情

  沉默的门柱铭记于心

  门柱

  半个世纪的风雨侵袭

  虽然残破却依然挺立

  它接待过无数铁道兵老战士的回访

  它聆听过无数次火车的鸣笛

  它见证过部队驻地的日新月异

  它经历过当地人民的厚谊深情

  当地政府将团部院确定为地名

  表达了人民对铁道兵的思念和感恩

  团部院的居民自费将门柱修复

  并在门柱上悬挂标牌

  注明自己为团部原址守护人

  谁说铁道兵只有背影

  谁说铁道兵已经远行

  修建的铁路永远都在为人民服务

  不朽的军歌永远留在曾经的军营

  致敬

  激情燃烧的岁月

  致敬

  部队驻地的人民

  致敬

  永远的铁道兵

  致敬

  铁道兵67团团部原址守护人

  2021年11月15日

  2017年铁道兵67团汽车连战友在四道营团部未修复的门柱前合影

  河北省隆化县隆化镇地名牌

  团部大院旁边的隆化隧道

  67团修建的超梁沟铁路大桥

  67团团部大院原后勤处办公用房

编辑:乐在其中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