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如痴如醉考注安,身为持证人的我又忍不住要说说自己的考证经历,以及拿证后的情况(如虎添翼?惨不忍睹?)。
不管作用几何,晒晒证书先:
1、我的考证经历——三年磨一剑!
首先说明,我考的是其他安全专业。
21年,7月开始备考,只报了法规和管理,双双59、58落败。
22年,报4门,过了管理(67)和技术(60),法规、实务分别59、55。
23年,终于以72、66拿下法规和实务。
2、我的现状——三年磨了把废剑?24年3月初纸质证书到手,至今已3个月。目前静静躺在抽屉里吃灰。
(1)挂证?其他专业的我不清楚,但是其他安全的证真没有单位要。
刚拿到证我就找了镇上安监局及区里做安全资料很出名的朋友,请他们帮忙问问有没有要用证的单位,至今杳无音讯。自己也在招聘网站联系了第三方机构,也没有回应。
总之,打算靠挂证创收的,趁早断了这不切实际的想法,我就是反面教材。但如果你是其他专业,比如化工之类的,另说。
(2)入专家库?很难!
本来我也找了朋友帮我问问入区专家库的情况,希望挣点“出场费”,但专业三个月了,没有任何进展。这个梦想也破灭了!
(3)转行做安全?工资太低!
一个月也就7k左右,单休甚至无休,转行毫无意义。
注安近五年报考人数变化
注安报考人数,从2012年的16.7万人一路增长到2022年的78.7万人,增长了4.7倍,2023年更是达到了84.2万!
在大家的热情参与下,注安已成功进入大型职业资格考试之列,并位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前三位。
机构炒作、助推、煽风点火是主要原因。
只要搜索“注安”,全部是机构的推文,连电脑屏保都是注安的广告,无所不在,仿佛注安无所不能,拿了证就可以一劳永逸、坐享其成一般。
安全监管变严格是助推剂。
目前全国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人员仅有27.2万人,经注册执业的仅16.9万人。随着国家对各个领域的安全监管愈发严格规范,可以预见现有人员是远远不够的。
5、实际需求情况如何?(1)就各个专业来讲,目前国家强制要求配置注安师的仅限于危险品、金属冶炼、矿山行业,其他专业诸如其他安全、建筑、运输等,国家没有要求强配,企业不会多花“冤枉”钱招注安师来管安全。
(2)证书+经验才是一把好剑。查看了很多注安师招聘信息,基本都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注安证书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可以优先录用。
6、挂证,究竟是否可行?(1)先说“危金矿”专业,挂证倒是有可能的。这几类中的大厂基本能做到人证合一,因此,敢找人挂证、有这种需求的都是些规模较小的厂子,通常管理不太规范,吸引不来既有经验又有证书的人才,为了应对监管只好不惜犯险找人挂证。
但是,证书挂在这类企业,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
(2)剩余的几个专业就别想着挂证了,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目前真的没人要。
7、我的下一步打算?其他安全证书已经在家吃灰仨月,本来想考一建,但被去年那通过率和难度吓退了,再说,两年过四门对年过40的我确实难度太大了。最终,我准备一条道走到黑——今年增项化工。
还在孜孜不倦考注安的朋友,希望此文能让大家多些清醒和理智!
共勉!
后面将开始分享化工增项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