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胡村,村民在路边卖山货
人祖庙在骊山主峰九龙顶之上,西安最美盘山路“灞临路”从庙的一侧经过,自驾车能一直将车开到庙门口。
人祖庙,又叫“仁宗庙”

这条路线一直是西安近郊最火的自驾路线之一,记得上次来此时,是夏末秋初,人祖庙下的公路停满了私家车,因为害怕堵车,我们路过人祖庙时没敢停车,就这样错过了它。
上次去还是春夏之交
这次是冬天,旅游淡季,想象中这条路该没多少车,一路上确实也没见几个车。但到了人祖庙时,意外发现“盛景重现”——自驾车在庙下面的公路上排成了长队,周边村民还在公路旁边摆起了小摊,大家看的看风景,逛的逛庙,买的买东西,热闹极了,哪里有半点冬天的萧条?
车蛮多
这次专程为人祖庙而来,即使车再多也得挤一挤了。停好车之后,没有再流连周边风景,径直去了庙里。
好热闹
人祖庙是一座不同寻常的庙,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它供奉的不是一般的道教神仙,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伏羲和女娲。据说与甘肃天水人祖庙、淮阳人祖庙并称为国内三大“人祖文化”胜地。
它所在的位置也非常巧妙,建立在九龙顶的峰顶,这是洪庆山和骊山一带的最高峰。矗立峰顶,可见群山绵延而来,宛如众星拱月一般把九龙顶高高捧起。
夏季拍的九龙顶,看起来似乎就是个“小土堆”
冬天是这样
传说远古时期,一场洪水淹没天地,伏羲和女娲在骊山顶上逃过一劫,为了延绵人类,兄妹二人奉天意结为夫妻,才有了后来的炎黄二帝和华夏民族。为了纪念人类共同的祖先,后人在骊山最高峰上修建起庙宇,这就是人祖庙的来历。
登山进门
虽然伏羲女娲的故事听起来像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但神奇的是,骊山南北两麓还真的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在骊山南麓的灞河岸边,有一个叫华胥镇的地方,埋葬着母系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部落女首领“华胥氏”,这位华胥氏便是女娲和伏羲的母亲。在骊山北麓的临潼,有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大型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姜寨遗址”。
蓝田县华胥镇有座华胥陵
或许伏羲、女娲部族真是从临潼和灞桥一带兴起来的?!
怀着“久仰”的心情,跨过古旧的山门,走进人祖庙,庙里正在施工,在一处围挡上有一张喷绘海报,对庙宇历史作了介绍,上面写着:
人祖庙始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自汉唐明清以来均有修缮记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到严重损毁。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众善信及道众筹资重建,历经三十载风雨侵蚀,一些殿宇成为了危房,同时出现地基下陷、护坡变形现象,现庙宇已经拆除了一些危房,正在进行改造修复。
施工中
所以,黄小黄看到的人祖庙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处处都是围挡和建筑材料,只剩下两座殿宇立在一片凌乱中,仍在接受人们朝奉。
主殿“人祖殿”
一间是主殿“人祖殿”,里面供奉伏羲、女娲及炎黄二帝。虽然整个建筑只有一层,砖木结构,红砖裸露在外,看上去极为简陋,但门口对联却很有气势:“聖地原居三河口,明神压定九龙头。”
再加上主殿匾额颇有功力的“人祖殿”三字,霎时间便觉得格外古香古色起来。
另一座是配殿“三清殿”,里面供奉道教尊神三清始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及灵官爷。
三清殿
人祖殿和三清殿拐角处有一个香炉,插满了香烛,香烟袅袅。主殿门口一侧,设有“请香处”,里面坐了位仙风道骨的老道。
主殿里面,还有一位眉清目秀的小道士,每有人进去,跪拜磕头完毕,年轻道士便悠悠敲响法器,清脆而缭绕,道教氛围十足。
祈福的人不少呢
人祖殿的下面就是著名风景区骊山。顺着灞临公路沿着山脊线再往临潼方向走,很快就会抵达西安“最美盘山道”。
像人祖庙这样既有文化意义,又在热门旅游线路上的庙宇,应该不会破败太久,很快就会面貌一新吧!
最美盘山道
黄小黄走陕西:发现身边的风景,一起游历那些山河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