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属,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Universitas 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二、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

081300建筑学
招生人数:
招生计划:14 推免生已录取人数:10 统考招生计划:4
研究方向:
0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2建筑历史与理论及历史建筑保护
03建筑技术科学
04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理论综合
④806设计综合
建筑学、环境艺术、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能源工程类等相关专业均可报考,可以跨学科报考的专业:经济学、地理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博物馆学、机械工程等。
三、参考书目:
陈志华著.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邹德侬等著.中国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罗小未等编著.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刘敦桢著.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建筑学报》、《建筑师》、《世界建筑》、《新建筑》、《时代建筑》等相关学术杂志。
李必瑜等.《建筑构造》( 上、下) 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崔艳秋等.《房屋建筑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规范大全(全两册缩印本)[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其它有关建筑设计的教材、参考书、资料集以及常用规范等。
四、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五、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近三年报录比情况:
六、建筑学专业院校排名情况:
七、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经验: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更多考研干货与资料可以加微信:一五零一零二四七一零八和关注微信公众号:建筑学硕士考研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