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上市质量问题频现 折射新造车企业产品把控之难
新企业应从供应链和新技术入手加强管控
2024年3月28日,小米正式发布了其首款智能电动汽车SU7,开启了小米造车新征程。发布会上,小米董事长雷军豪言要打造"最好看、最好开、最智能"的50万元以内纯电动轿车。随后,小米SU7开启预售,订单数量惊人,短短27分钟就突破5万大定,24小时内更是达到8.8万余台,远超市场预期。
![车主:只想换车,不想退款(小米车主换车质量问题只想) 汽修知识 车主:只想换车,不想退款(小米车主换车质量问题只想) 汽修知识](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1154859172154813915214.jpeg)
这款被寄予厚望的首款小米车在上市后却陷入了质量问题的困扰。从未交付车辆即现掉漆,到自动驾驶功能事故频发,再到安全性能存疑等,一系列质量问题接连曝光,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些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了小米SU7的口碑,也折射出新造车企业在产品质量把控方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主要质量问题
未交付车辆即现掉漆等表面问题
4月4日,有车主在社交平台反映,购买的小米SU7创始版汽车在未交付时就已经出现掉漆情况。车主莫女士表示,小米方面只愿意补好漆并赔偿5000积分(约合500元人民币,但她拒绝了这一方案,并要求更换新车。
对此,小米汽车客服回应称,不能更换新车,重新订购也需要很长时间。深圳小米交付中心工作人员则表示,涉及车主隐私问题,将由交付中心负责人对接处理。
除了掉漆问题,小米SU7在上市后还出现了其他表面质量问题。4月5日,有网民在北京小米汽车门店发现,展车座椅在不到一周时间就出现了鼓包破损。小米方面解释称是由于试驾人数过多所致。
自动驾驶功能事故频发
4月9日,一名江苏小米SU7车主在体验新车的自动泊车功能时,车辆未发出任何警报就直接撞向了停车场的柱子。事故发生后,车主立即联系小米汽车售后,但当天未获任何解决方案。
次日,小米工作人员承认自动泊车功能存在问题,但拒绝了车主的换车要求,双方一直未能就赔偿方案达成一致。车主表示将继维权。
除了自动泊车,小米SU7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上市后也曝出多起事故。4月10日,有视频显示一辆小米SU7在上海天马山赛道行驶时突然失控冲出赛道,撞击护栏,虽无人员伤亡但车辆受损。
安全性能存疑 试驾车连环出事
自上市以来,多起小米SU7试驾车事故也引发了对其安全性能的质疑。4月7日,有网友发文称,小米SU7座椅顶部的化妆镜在试驾过程中被撞碎,批评其设计存在缺陷。
另有网民拍摄视频显示,小米SU7的前保险杠在轻力按压下就会发生变形,质疑其造工质量。有网民形容小米SU7是"橡皮车",并要求小米公布撞击测试数据以证明其安全性。
其他问题如座椅鼓包、线束材料争议等
除了上述问题,小米SU7在上市后还遭遇了其他质量争议,如座椅鼓包、高压线束使用铝线被指"偷工减料"等。
对于线束材料的质疑,小米解释称使用铝线是行业主流趋势,可实现车辆轻量化,并非为了降低成本。但其线束供应商经纬电缆的背景却引发了进一步质疑,该公司员工仅90人,曾因质量问题被国家电网暂停中标资格。
原因
小米SU7上市后遭遇如此多的质量问题,其根源在于小米是一家首次造车的新兴企业,在产品质量把控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
小米缺乏造车经验,在车辆设计、工艺流程、供应链管理等多个环节都是新手村。虽然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造诣非凡,但汽车制造与之存在着诸多差异,从无到有建立完整体系是一个漫长过程。
小米SU7的订单数量之大给小米的产能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加快交付进度,小米不得不在生产和质检环节采取"提前生产"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质量把控的难度。
小米SU7的供应链质量管控也存在不足。其线束供应商经纬电缆的背景及实力均受到质疑,这从侧面反映出小米在供应商甄选和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
小米SU7大量运用了自动驾驶、智能泊车等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往往存在一定隐患,需要经过大量测试和实践才能完全消除风险。小米作为新兵,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数据积累明显不足。
企业应对
面对小米SU7上市后接连曝出的质量问题,小米方面主要通过"答网友问"系列进行解释和回应。
对于掉漆、座椅鼓包等表面质量问题,小米表示将为车主提供补漆、赔偿积分等补偿,但拒绝了车主的换车要求。
针对自动驾驶相关事故,小米则解释称智能驾驶仅为辅助功能,驾驶员仍需时刻注意并准备接管。小米还表示将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
小米还就线束材料的"偷工减料"质疑作出回应,称使用铝线是行业主流趋势,旨在实现车辆轻量化而非降低成本。
小米方面虽然通过"答网友问"对个别质量问题作出了解释和初步应对,但在具体的补偿方案上仍与车主存在分歧,双方的沟通仍在进行中。小米表示,后续将出台相关政策以解决此类质量纠纷。
行业启示
小米SU7上市后遭遇的一系列质量问题,折射出新兴造车企业在产品质量把控方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也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
对于新兴造车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立足市场的基础。如果像小米SU7这样在上市初期就出现较多质量问题,将极大影响消费者的信心,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的失败。新兴车企必须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并在设计、工艺、供应链等各个环节落实严格的质量管控措施。
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关键一环。小米SU7的线束供应商质量问题就反映出,新兴车企在供应商甄选和管理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新车企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准入和审核机制,对供应商的技术实力、质量管控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加强供应链质量监管。
新技术的应用也是一大挑战。自动驾驶、智能泊车等新技术给汽车质量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需要新车企在技术应用前进行大量测试和评估,确保其安全可靠。过于仓促的新技术应用将带来严重的质量隐患。
小米SU7上市后遭遇的质量问题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产品质量是赢得市场的基础,新兴车企必须从供应链管理、新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着手,全面加强质量管控,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米SU7作为小米公司的首款智能电动汽车,在上市后引发了空前热度,订单数量惊人。但一系列质量问题也接连曝光,从未交付车辆即现掉漆,到自动驾驶功能事故频发,再到安全性能存疑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小米SU7的口碑,也折射出新兴造车企业在产品质量把控方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小米作为首次造车的新兵,在车辆设计、工艺流程、供应链管理等多个环节都缺乏经验。加之订单数量之大带来的产能压力,以及对新技术应用把控不足等因素,都加剧了小米SU7的质量问题。
面对质量争议,小米方面主要通过"答网友问"系列作出解释和初步应对,但在具体的补偿方案上仍与车主存在分歧,双方的沟通仍在进行中。小米表示后将出台相关政策,以解决此类质量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