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诸暨市次坞镇大塘村的几个村民都会骑车前往一公里外的上峰集团,为企业的花坛和草坪剪枝、施肥、除虫。“在镇党委的号召下,我们与村里沟通,将绿化养护、道路保洁等工作交给村里的劳务公司负责,我们每年向村里支付一定的费用。”上峰集团总裁办主任俞其忠说,村离这里很近,服务也很到位,合约签了3年。
“劳务公司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能每年为村里增加经营性收入10万元左右。”大塘村党总支书记俞浩明介绍。
次坞召开消灭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暨“五星达标”创建推进会。

这类“企业出钱、村民出力”的村企合作模式,是次坞镇“消薄”工作的一大特色。7月12日,次坞镇召开消灭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暨“五星达标”创建推进会。会议现场,浙江耀华建设构件科技有限公司与凰桐村、浙江大力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与吕家村、浙江上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大院里村……9家企业与9个经济薄弱村签约结对。
大院里村与浙江上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约。
近年来,次坞镇村级集体经济有所增长,2018年全镇村均年收入突破140万元,但“造血”能力依然后劲不足、不够均衡,年经营性收入未达到30万元的薄弱村还有9个。次坞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村庄经营项目少、土地附加值低、村干部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够开放、过度依赖土地征用和土地整理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这成为次坞镇在融杭发展过程中一个亟需研究和破解的薄弱环节。
吕家村与浙江大力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签约。
“我们认为既要增加村集体经济,又要带领低收入农户增收,最重要的就是激发村集体的‘造血’功能。随着调研‘消薄’进展,我们提出根据企业和村情,建立服务合作关系,探索经营性项目,共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建议。”次坞镇副镇长张之东说,为此,由包村领导牵头,每个薄弱村都成立了“消薄工作组”。镇里也主动为薄弱村和企业牵线搭桥,企业的选择主要按照就近、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的原则选出。
大桥农贸市场效果图。
除了村企结对之外,次坞镇22个行政村都参与了市投资平台,每年可获得一定的基金分红,富裕村也通过出让相关份额为薄弱村增收提供方便。此外,村与村抱团共建物业类项目也是次坞“消薄”工作的亮点。由大桥村牵头,汪阮家坞村、溪埭村、吕家村四个村共同投资兴建的大桥农贸市场,目前已经进入招投标阶段。大桥农贸市场占地2000平方米,位于大桥村桐树坞自然村。“建成后会给周边村庄和临杭产业园的居民带来便利,预计将为每个村增加5至10万元经营性收入。”大桥村党总支书记吕大青说。
大桥农贸市场位于大桥村桐树坞自然村,镇政府干部与村干部赴现场查看周边情况。
次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次坞镇消灭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关键之年,通过村企结对、项目合作、共建分红等“造血”措施,一方面加强项目帮扶力度,另一方面增强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促进村经营性收入持续稳定增收,力争到年底让9个薄弱村能顺利“消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