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答案,但是不是有标准答案呢?我们维权的目的又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展示三个经典案例,大家最终自然会有属于自己的正确判断以及选择。
这个名字相信不用多做介绍了,最近他的“打假翻车”事件很多朋友应该都有耳闻。
他的“翻车事件”属于比较戏剧性,用7月3号的嚣张跋扈,进门就是一顿趾高气昂地问二手车商:

“你认识我不,没事过了今天就认识了”
以至于这句话至今还在网络上流传,成为了一个“梗”。其目的便是认定二手车商“出售重大事故车”,上门要求退一赔三的“帮网友维权”行动。
时隔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老话再次成为了这起事件最好的总结。
7月6日,当“狂飙兄弟”发现事情苗头不对,自己信任的检测机构报告里的“重大事故”存在不确定性的时候,连忙发布数十个视频紧急澄清自己的,并且带着女朋友前去跟二手车商道歉,现场其女友甚至都声泪俱下地请求二手车商原谅。
然而,二手车商用一句话拒绝了这对情侣的道歉:“如果我卖的事真有问题,你们会放过我吗?”
毫无疑问,如果二手车商的回怼是事实存在的,那么这对情侣必然不会放过这次流量的博取以及其他事项。
最后的结局便是对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狂飙兄弟”打假的那辆车进行了检测,结果非常统一:非重大事故车!
所以“狂飙兄弟”这次的失败了,败的理所当然。因为他擅长的就是缺斤少两,文化水平也有限。而对于汽车领域而言,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方面则需要太多的支撑,而他明显没有。
“狂飙兄弟”的这次失败,充分说明了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哪个领域都是适合这些打假网红涉足的,大吼大叫不代表一定有理,想要吃这口饭得这波流量还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行。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懂还要参与呢?为什么不懂还敢去开口“退一赔三”呢?有的人说为了正义,有的人说为了流量,也有人说为了利益。至于最终目的,咱们还是看完所有故事再说吧!
提起这位网红“某拳”,初闻不知打假人,一朝睡粉天下知。认识他还是来自于其私生活被扒,粉丝向多家媒体求助得知。
这位网红也是属于打假“缺斤少两”的网络生力军之一,由于各种负面影响也是大号出现很多问题,最近也进军了汽车维权领域。
要说“某拳”比起“狂飙兄弟”而言就聪明的多了,对于出现事故的车辆自己亲自找了检测机构进行了核实,并且充分证明了二手车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涉嫌销售欺诈的问题,而二手车商也是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不仅如此,“某拳”还和车商谈好了接近退一赔二条件,结果便是二手车商在约定的时间内直接搬走,留下了空荡荡的经营场所。
最后也是求助了相关部门,相关部门也再次联系上了二手车商,并再次对这起事件进行了调解。调解过程中,车商只答应退还全款。而最后的协商过程,相关部门以及车商也拒绝了他的加入,“某拳”也是一直跟车主强调不要接受退还全款的方式,而是一定要退一罚N,必须给二手车商留下教训,该网红最后一次发声便是这起事件已经解决了,完成了维权。
总体来说,“某拳”的行为帮助了车主,也维权成功,整个过程比“狂飙兄弟”更加完善。但网红帮你维权真是出于正义吗?他们那么卖力地帮你维权,哪怕车上答应全款退还也不答应,必须要有多余的部分真是为了正义?
对此,仁者见仁,相信大家心里自然有数。但观其结果以及其他维权到了最后,不都是相关部门出面吗?
那么为何车主不能一开始就求助于正规执法部门维权呢?对此有人会说相关部门不作为之类的话,说实在的,有理有据在当今社会会得不到法律支持吗?只能说这部分的公信力下降,跟这些网红嘴里那句“相关部门有作为,不就不需要我们了吗”有很大作用,拔高他们,贬低公信力他们才能有流量,有支持者。
最后,咱们再来看看这位走正常流程,寻求法律帮助的车主,看看他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吧!
根据荔枝近日发布:
江苏的钱先生,在两年前以329000的价格购买了一辆宝马汽车,他买的不是二手车,而是经销商手里的新车。
两年后,到了车辆需要年检的时候,令钱先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自己的爱车竟然是个“三假”产品。合格证是假的、发动机号是假的、车辆识别码也是假的,钱先生二话不说,直接一张状纸将经销商告上了法院。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该汽车经销商在明知车辆并非原厂全新合格产品的情况下仍将这辆宝马车当成新车出售给钱先生,属于欺诈行为。
当场判决经销商退一赔三,赔偿钱先生987000元。
对此,还有网友表示:
“安逸咯,免费开了两年,还得赔偿90多万,马上可以提个7系了”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朋友会说了,人家是新车,证据确凿法院这样判中规中矩没毛病。可二手车维权很难呀。
其实不然,不管新车二手车,如果自己取证后确实属于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条例上所规定的责任,那么这些车上所面临的赔偿更加严历,甚至无法逃脱制裁。就算你找了打假网红,最后是不是都要走相关程序?需要相关部门出面呢?
如果购买的车辆出现问题,建议优先考虑找相关部门进行维权,因为相关部门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能够提供合法的解决方案。
而打假网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比如:• 专业性不足:汽车质量问题的鉴定和评估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打假网红可能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其判断和解决方案可能不准确或不合法。
• 利益驱动:部分打假网红可能会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而采取过激或不合法的手段进行维权,这可能会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法律纠纷。
• 缺乏监管:打假网红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其言论和行为可能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比之下,找相关部门维权具有以下优势:• 权威性:相关部门如消费者协会、工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能够对汽车质量问题进行客观的鉴定和评估,并提供合法的解决方案。
• 规范性:相关部门的维权程序和标准比较规范,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
• 可靠性:相关部门的解决方案具有法律效力,能够对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产生约束力,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当然,找相关部门维权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程序繁琐、时间成本高等。但总体来说,找相关部门维权是更可靠的选择。
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可以拨打当地的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咨询具体实施程序,也可以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工商、交通等行政部门进行申诉。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仲裁和诉讼等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法律手段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借助媒体传播力量,向媒体寻求帮助,借助舆论传播的力量来达到解决争议的效果。
如果消费者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和帮助,可以咨询专业的汽车律师或相关机构。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在维权的时候要确定自己的的合法权益,以及取证是否完整,要相信法律法规的公正,在有无法确定的因素存在的时候一定要先咨询专业或权威人士,听取相关合理合法的建议进行有效维权。
结束语之所以大家认为维权难,不是因为真的维权难而是出于不懂相关流程以及相关步骤,对自己的维权没有信心或者害怕麻烦。
而某些网红正是利用大家的不懂或怕麻烦来参与你的维权,为的并不是他们口中的“正义”而是流量和利益,这三个故事希望大家能看懂看明白,党你需要维权的时候,首先是要认真取证然后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维权,这才是维护自己利益不受损害的最佳方式,当然说难听点,当你的维权达到相关赔付标准的时候,起码相关部门不会分你那退一赔三的赔偿不是吗?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